1 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有效组织和成功实施了载人飞船、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歼10战斗机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形成了一批处于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但与此同时,我国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重要产业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为什么我国在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创新上能取得很大成就,但在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上面临比较大的困难?这实际表明重大工程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区别。
按照公共经济学理论,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1]。仲伟俊提出了“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概念,指出了载人飞船、青藏铁路等均是公共产品,重大工程中各种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属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范畴;手机、计算机等属于私人产品,企业进行这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属于私人产品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范畴。这两类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是面向公共需求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为目标,而企业技术创新则是面向市场需求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2,3]。两类创新之间还有紧密的联系,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可以实现两类创新的相互促进。但是,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有哪些?各种方式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科学回答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影响到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作用发挥。
虽然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活动长期存在,但从学术角度看,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是一个新的学术概念,目前国内外还极少研究公共产品技术创新问题,也极少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相互促进问题。科技创新领域相关研究主要有公共部门创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以及政府采购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等。首先,公共部门创新(公共服务创新)方面,Walker分析了公共部门创新的类型[4];Moore研究了公共部门创新的目的、创新过程模型[5]。但是,公共部门创新实现的路径是多样的,有些是体制和机制创新,有些是管理创新,有些则是依靠技术创新,不分清是从技术的角度还是从管理的角度研究很难深入和具体。其次,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方面,Cohen等人、Agrawal等人研究了公共研究成果向企业转移的路径[6,7],Este等人研究了公共研究成果向企业转移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8]。实际上,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公共研究极大地支持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之间也存在紧密联系。但是,由于过去缺少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概念,所以无法研究公共研究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也无法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再有,通过政府采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主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直接采购企业已经生产和在市场上销售的新产品;另一种是所谓的政府技术采购,即对市场还没有出现的新产品,公共部门直接委托相关企业进行研发和生产[9]。部分学者研究了将政府采购作为鼓励创新政策的合理性、政府采购的程序设计、政府采购可以发挥的作用等[10]。目前对政府采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实际上是从政府需求拉动的角度考虑了政府采购产品和技术两种情况,而没有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出发,研究企业究竟可以在什么条件下、采取哪些方式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鉴于此,本文在提出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作用,进一步研究了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及各种方式的特点,为企业有效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2 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及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2.1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定义
公共产品技术创新[2,3]是指公共部门根据社会公共需求,研发和应用各种新知识和先进技术,开发新的公共产品,从而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资源消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所有活动构成的过程。显然,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是以技术研发和应用为手段、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目的的过程。
2.2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区别
私人产品技术创新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和应用各种新知识和先进技术,开发新的私人产品,并推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产生经济效益的所有活动构成的过程。对照传统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义,实际上私人产品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是一致的。
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都是科学技术发展,都要运用新知识和先进技术,但是它们分别满足不同需求,具有不同的创新规律,是存在本质差别的两类技术创新活动[3]:一是需求对象不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是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企业技术创新是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二是产生效益不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产生的主要是社会效益,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主要是经济效益,直接反映在企业的利润上。三是面临风险不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仅面临技术风险,不存在市场风险,而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有技术风险,而且有巨大的市场风险。四是创新投入的主体不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是政府,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是企业。五是持续创新的难度不同。由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是政府,投入上能得到比较好的保障,持续创新的难度较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某个产品创新失败,很可能导致企业无力再进行新的创新投入,持续创新的难度比较大。
2.3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联系
虽然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首先,目前许多高新技术既适用于企业技术创新,也可以应用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美国国防部制定的《国防关键技术计划》与美国商务部列出的关键高新技术重叠的比例高达80%左右[11],共同的技术需求把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紧密联系起来。
其次,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公共部门都经历了市场化改革,公共部门通过各种市场化制度安排方式(合同外包、特许经营、补助等)将大量的公共服务委托给企业提供[12]。如美国、英国等国家在提供国防安全保障这一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将大量新武器的研发和生产交给企业,让企业参与提供国防安全保障。公共部门市场化改革促使企业技术创新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更紧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