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141-06 一、经济正义的实践要义——道德目的性与经济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预期能否兑现很大程度取决于经济的运行状况,正义作为实践的价值导向必然是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 经济是对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及其所包涵的各种要素、关系、结构、机制的总和,它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实践活动,随着文明的推进而不断丰富、扩张其活动内容与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人类实践活动,其运行具有主体性、目的性,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同时,经济活动虽然产生于人,但已形成了一个外在的、对应于“人的世界”的“物化世界”,具有客观性,有自身运行的规律,以经济必然性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起着相当的支配与影响。经济的主体目的性规定了经济活动的目的、价值和意义,保证了这种实践活动的正确性和方向性;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经济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及其实施效果,保证了这种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律是目的的客观依据,人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这个目的在何种程度上符合客观规律;目的是规律运行的主体归宿,客观规律如何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价值选择。因此,能否促使经济朝着人类既定目标迈进,取决于经济活动主体的价值诉求与经济运行的客体规律能否统一。 那么,什么样的经济是合宜的?或者说,什么样的经济是正义的?通过如上对经济实践角度的哲学解读可以得知,这既取决于人们的经济价值目标和经济活动是否人道(道德),同时还取决于人们有目的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具体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此为经济正义的题中之义。“经济正义”就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通过把握社会经济规律,将促进人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系列价值理念往经济世界渗透,并外化为现实的经济原则和经济制度规范、决策,从而引导和约束经济行为及经济活动,使之符合人性发展和社会完善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经济正义主要表现出两方面的功能:首先,经济正义是一个批判实践的范畴,它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哲学反思和意义追问,不断审察当下经济生活世界的“不义”,并提出合宜的价值主张和要求,以不断完善和超越现有的经济方式和经济理念;同时,经济正义还是经济实践的范畴,其价值诉求需要通过系列经济技术行为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目标、经济制度以及公共决策。总之,经济正义的实现就是经济合道德目的性与合经济规律性相统一的实现过程,经济正义不仅要关注经济实践目标的道德正当性与理想完善性,还要关注经济正义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的现实合理性,以及经济行为、经济制度与决策的技术合理性。 经济活动作为一个外在于“人的世界”的“物化世界”(商品世界),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并以经济必然性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与行为。在经济世界的运行中,价格、供求、货币、利润等一系列运动指标,遵循着自成一体的规律而运动。经济领域中所依循的客观规律包括:一是经济活动整个过程的规律,包括经济活动手段的规律、经济活动对象的规律、人以手段作用于对象活动过程的规律等等;二是经济活动组织方式的规律,主要就是经济制度(体制)的规律。人的活动必须符合这些规律,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生活条件。而这些规律,在现代经济背景下,则主要是以财富增长为核心,以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作效率为标准,通过商品价格、货币、利润等量化指标得以考察的。 同时,作为人类实践方式的经济活动也是随着人与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不断超越之中。“经济活动源于人类的物质需要与某些精神需要,而人类的这些需要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扩大、不断升高的过程,初级需要实现后会出现高级需要,物质需要实现后会产生精神需要,生存需要实现后会形成发展的需要。”[1]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总是现实地超越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的种种限制而不断形成更加合理的经济方式。这种超越“是把自然、社会、人自身的种种自在力量整合转化为人类的经济力量,即把自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包括作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凝结的技术力量)、社会制度力量、自然力量整合为经济活动而创造出经济产品的过程”。[2]由此,基于实践视野的经济正义,需要不断面对与准确把握发展中的人性与社会演变主题,以及既有经济现实对人性发展造成束缚的根本矛盾所在,不断突破经济活动能力的界限,不断超越既有规律而进入经济活动更高的自由境界。此即为经济正义的实践意义所在。 二、经济正义的实践困境 在不同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之下,经济正义所面对的历史任务与实践主题大相径庭。在古代,人的物质欲望受到宗教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遏制,经济活动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经济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影响力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表现出强烈自在自为的必然性,经济的目的始终是向人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根据古代人的观点,人,不管是处在怎样狭隘的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规定上,毕竟始终表现为生产的目的。”[3]随着科技的进步带动生产力的发展,近代之后工业经济取代小农经济而居于主导地位,以分工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以及交换普遍化,使得经济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强势,渐渐形成了独立运行的体系。同时,随着新教伦理的改革将人们的物质欲望从禁欲束缚中释放出来,经济满足于人的需要被局限为片面地追求财富增长,经济价值诉求越来越物化、单一化,追求财富的无限增长成为经济的主要目的。于是,经济活动的意义被局限于生产财富的有限部分,经济就是货币化运动,追逐资本利润成为经济活动的旨归,相应地,人生的幸福与意义便维系于资本的数量。人们为经济发展所支付的劳动本身和作为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劳动产品的占有都“异化”为与人分离和对立的异己力量。而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4]追求财富原本出于造福人类,而最终却将人自身沦为财富的手段与奴隶。正是这种异化,造成“经济”与“伦理”的分离,造成所谓“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裂,以及在学科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正如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所说的,现代西方的工业化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体制造成了人的思想的“工业化”,人们发觉将自然资源开发和转化成“制成品”本身是一种有价值的行为,“而这一过程所引起的任何后果对人类的价值反而无所谓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