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12)05-0068-07 罗哲海以“后习俗伦理”解释孔子的伦理思想,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他说:“中国在轴心时期的中后期(公元前600年—公元前200年间),曾经历过一个早期的‘启蒙新纪元’,因为此时的哲学家们不但对先前视为理所当然的规范进行反思,而且具有向‘后习俗’(postconventional)思维的突破性进展。”① 那么,什么是习俗性的伦理呢?美国的汤姆·L.彼彻姆在他的《哲学的伦理学》中谈到“什么是道德”的一种含义时指出:“道德是一种带有一套可习得的规则的社会惯例。”②如何辨别社会惯例是法律还是道德呢?“许多此类惯例,特别是法律和礼仪,只有根据他们的社会重要性程度,才能与道德相区别;而它们在性质上或者实质内容上并无区别。”③当然,习俗性的伦理也会包含一定的道德辩护方式,不过这种道德辩护往往是以习惯为根据的。“即使在谈到‘习惯性道德’的时候,它也决非仅指习惯本身——那种有规则地反复出现的行为次序,而是还指行为者起码是含蓄地持有的观点,即他们认为自己反复做的行为在某些方面是正当的;它决非仅仅指人们实际完成的行为,而是必定还指应该做的行为。”④ 对于“后习俗伦理”,罗哲海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他所说的后习俗指的就是将思维从自然和习俗中解放出来。本文拟从罗哲海的论述切入,力求说明《论语》“忠”的后习俗性内涵,并认为“忠”的习俗性伦理含义是通过“忠于”的语言结构表现出来的。 一 “忠于”伦理视野下的“忠” 在把握《论语》思想的时候,要注意鉴别孔子直接承续社会文化一般观念的部分和孔子独特理解的部分,并且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在这里一开始就把语境设定为社会的背景,即“十室之邑”。孔子说有“忠信”像自己的人,说明从社会流行的“忠信”观念来看,孔子的“忠信”观及“忠信”品格和其他人差不多,但除此而外,孔子还有自己独特性的追求,这种独特性就表现为“好学”。“学”有练习、仿效、教育、学说、学问、觉悟等诸种含义,但其核心意义是觉悟。孔子强调“好学”,说明在社会流行观念背景下一个人认为自己达到了孔子的“忠信”,在孔子自己看来只具有表面的意义,“忠信”的核心是“学”。这一点是他人所不能了解的。在孔子心目中,最好的“忠”是建立在觉悟基础上的。关于这一点,后文会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这里可以看出《论语》的“忠”与习俗之间的距离。 在现代生活经验中去认知《论语》中的“忠”,一个很难突破的思维框架就是对象性思维(主客体思维)。也就是说,人们谈到“忠”,首先想到的是“某某A忠于某某B”。我们可以大致把这一语境分析为三对关系:A和B间的主客体关系;A和A间的对象性关系;B和B间的对象性关系。三种关系是互相制约的。A对A自我的关系往往是以B为参照看待自我而形成的,同样,B对B自我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忠”是A主体对B客体的“忠于”关系,其中必然包含着A对A自我和B对B自我的“忠于”关系。 笔者认为,最好不用这种“忠于”关系来理解《论语》的“忠”。一个原因就是这种“忠于”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与《论语》的“忠”有差异。现代语境中的“忠于”表述,着眼点是某个事实性的人A忠于某个事实性的人B。这样一来,“忠”就首先被置于一个事实性的世界,尤其是“自己”与“他人”构成的人类社会这一事实性世界。在这一意义上强调“忠于”的关系,A的个性问题就不会得到保证,B为什么值得A去“忠于”的问题也得不到反思性的回答,A和B之间的工具性的利用关系也不能得到有效的避免,形成“愚忠”。 为了克服把“忠”理解为“臣忠君”的时代局限,有的论者把“忠”的主客体外延进行扩大性处理,如裴传永在《孔子的忠德观探析》一文中专列“忠”的主体与客体部分,认为“忠”是一切人都应具备的道德品格,“‘忠’的美德不仅应当施于主体以外的所有人,而且应当施于主体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施于自己的祖国”⑤。该文引《论语·八佾》说明“忠”的主体是“臣”,引《论语·学而》、《论语·季氏》说明“忠”的主体是“君子”,引《论语·为政》说明“忠”的主体是“民”,引《论语·颜渊》说明“忠”的主体是“从政者”、“交友者”;引《论语·颜渊》说明“忠”的客体是“朋友”、“本职工作”,引《论语·子路》说明“忠”的客体是“他人”。但扩大了主客体范围的“忠”依然没有办法回答某个主体为什么要“忠于”另外一个客体的问题,没有回答在什么意义上“忠于”才更具有积极的伦理道德意义。 为避免把“忠”理解为一个人“忠于”另外一个人可能带来的弊病,人们能够想到的一个办法就是把“忠于”理解为自我对自我的忠,也就是A对A自我和B对B自我的“忠于”关系。但“忠于”自我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自我封闭、自以为是,堵塞了向他人开放,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并改善自我的道路。实际上,“忠于”自我本身就是主体“忠于”客体思维模式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