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伦理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玲玲(1956- ),女,江西永新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等;邱显平,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原文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发展的异化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发展无法逃逸在伦理道德的价值评判之外。立足于伦理视角,我们在讨论发展的道德价值之维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善恶标尺之外,无法回避对真假发展进行伦理价值的辨析,否则,发展终将会因为缺乏道德价值导引而走向虚假。为了能够立足于“善”的基点超越“恶”,消除贫困成为了基于道德之真实发展的优先考量。传统发展的伪道德性和不科学性导致的贫富差距拉大的虚假发展等异化现象,充分说明社会发展需要伦理价值的导向、定位与道德规约,使之趋于“善”、彰显“真”,并走向科学,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以及全体人民的真正幸福。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11)06-0039-05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文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发展问题,彰显了发展结果与发展初衷的严重相悖。发展没有带给人类更多的幸福,反而因为发展的异化使人自身变得越来越工具化,越来越不完整,甚至使发展自身也陷入了越来越深的困境。“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反思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面对与发展相伴而生的生存困扰,当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找不到解答时,人们这才觉悟到:“发展”无疑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又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更是一个必须加以伦理检视的问题,它不应该也无法逃逸在伦理反思和道德的价值评判之外,否则,就无法避免地要违背发展初衷,走向发展的异化。

       发展价值之维的伦理标尺

       社会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主体不断进行创造活动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与社会主体因利益需求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然而,生物进化论、唯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却把社会发展简单地定量化、工具化、物质化,一味强调其技术手段和物质增长的意义,贬损其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的价值,导致了社会发展价值向度的偏离。这一偏离以“重物轻人”的现象,反映了社会发展主客体价值被贬的实质,造成了“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p40)]以及发展主体前所未有的灵魂空虚和精神匮乏。这一匮乏并没有随着时间进入21世纪而有所改善,反而因为资本的极致运用而愈益凸显的私有化、庸俗化、快餐化带来了“动物哲学”的盛行。经济不发达的时代尚有思考和崇拜——远古思考并崇拜自然,中古思考并崇拜神灵,启蒙时期思考并崇拜理性,在经济愈益发达的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反而不知道思考和崇拜为何物,甚至不屑于知道何为“高尚”和“崇拜”。进入现代,物质财富的迅猛增长令人叹为观止,精神世界的急剧堕落同样让人瞠目结舌。当下世界视食、色之性为真实,视理性、崇高为虚无的盛行,虽有解构一切陈规陋习的伟功,但同时也否认了一切目标、意义和价值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时尚人”嬉笑德性、崇高和理想,视无思考、无创造、无意义、无价值、无理想为个性,视道德为束缚,视浑噩为潇洒,视无耻为真诚,视浅薄为时尚,视人生为游戏,视理想为可笑,以至于毫无愧色地从“我不是流氓谁是流氓”,走向了“我不做流氓谁做流氓”的痞子文化中。无视社会、无视规则、无视法律、无视价值、无视崇高的现代自由主义者们,似乎在用已成碎片的生活,迎接福山预言的“历史终结”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也因此而丧失了真实性呈现出虚假性。这充分说明,社会的真假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不仅是一个纯学术的哲学问题,更是一个价值问题和发展伦理的问题。突破生物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束缚,对发展的价值维度进行探究和确证,既是人类对于发展价值诉求的系统表达,也是让精神回归丰盈的必经之路,更是导引发展走向真实的理论探索。

       近年来,关于发展问题的诸多争鸣,使得“发展就是进步的,发展就是伦理的”等传统发展理念受到了发展伦理源自价值层面的质疑。然而长期以来,在讨论事物的道德价值维度时,伦理学家们都是习惯于用“善”、“恶”等纯伦理范畴去解读和评判事物的道德价值问题,并以此作为确立事物道德价值之维的标尺,进而否认其他的评判尺度。不可否认,善恶标尺的确具有非常纯粹的犹如贵族般高雅的伦理血统,伦理学家们重视伦理血统的感情可以理解。而且,在对事物进行道德审视时,重视善恶的价值评判标尺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将此作为唯一的伦理思维定式固化之,并因此而排斥其他的价值评判尺度。尤其是对发展道德价值维度的确立,更不可能是单一的善恶标尺,因为发展本身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单一的善恶尺度根本无法全面、客观、科学地诠释发展的价值之维。因此,讨论发展的道德价值之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善恶标尺之外,无法回避对真实发展与虚假发展的辨析。因为,真假发展的辨别与确证是发展终极价值目标实现与否的试金石,同时也是蕴含于发展内部应该具备的伦理性能否得到充分体现的甄别标尺。

       当我们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伦理视角的价值审视时,尽管“善”“恶”仍然是毋庸置疑的核心标尺,但“善”“恶”自身根本无法证明自己评判结论的真实与否。因为任何事物证明自身存在的依据都是外在于自己的他物,换言之,都要以他物作为参照物来反观自身的真实存在。犹如人必须通过动植物来确证自己是人而不是动植物一样,“善”“恶”判断的真实和正确与否也必须通过甄别“真”“假”获得确证。要为“善”“恶”对发展之评判是否具有真实性提供佐证,客观上绕不开对发展进行“真”“假”之鉴别。事实上,对发展的“真”“假”之鉴别如影随形般地与其“善”“恶”标尺共同发挥着审视发展价值的作用。在甄别真假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对发展进行价值意义上的“解蔽”和“超越”,确证真实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保持发展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创美意识,并以此防止发展的“伪”善。另一方面,通过对真假发展的伦理价值辨析,明确发展的道德价值取向,达到对发展中出现的“伪发展”、“虚发展”、“假发展”等反发展的现象进行清理与批判,并以此确保发展的“真”善。

       现实层面,由发展终极目标决定的伦理价值要求我们跳出单向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崇拜,启动国民幸福总值(GNH)考量体系来检验发展的真实性和道德性。在这一过程中,千万不能矫枉过正,不能从GDP崇拜跳到GNH崇拜,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启动国民幸福总值考量体系时,不应该全盘否定国内生产总值在国民幸福总值中的作用,要谨防对国民幸福总值像过去对待国内生产总值那样形式化、庸俗化甚至政绩化。否则,发展的道德价值之维恐怕又会再度倾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