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阈中的文化、文化功能及文化自觉

——IASB和FASB的分歧与求同之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新汉,上海大学哲学系 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12)08-0005-08

       一般而言,哲学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文化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命题,其中的“文化”正是哲学从狭义角度所理解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把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内,狭义的文化则集中体现了广义文化的能动性。从哲学角度对文化进行审视,尤其对狭义文化的能动性进行审视,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命题的学理基础。

       一 文化的本质、形态和人本性

       广义地说,文化就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之总和。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①自然界不能自发地满足人的需要,人总要通过实践建构“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改变自然物的形态和属性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方式,以实现人的目的并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处于为我关系中的客体就成为打上人的意志印记的文化物,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为我关系就是文化关系,由为我关系组成的世界就是文化世界,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世界和以其为基础的观念形态的文化世界。于是,在人类面前就出现了两类世界,即自然世界和文化世界。

       是否构建“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任何事物都绝对地处于相互关系之中,但动物只能通过自然生命的本能“寻找食物和吞食食料,并不因此产生出别的东西而只生长它自己”②。因此,在黑格尔视野里,动物与自然界同一,不存在主客体意义上的所谓关系,因此也就没有关系。马克思借用黑格尔哲学中的“关系”范畴而论说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并不是说动物与世界上其他事物彼此隔绝,而是说动物与他物的关系在本质上仅仅是自然界自身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只有人类才能形成为我关系,从而产生文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是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人们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1)器物性文化。人改造自然物的形态和属性并改变自然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物的人化。人在改变自然物的过程中同时也改造着自身,由此作为文化实体也属于文化世界。(2)制度性文化。人们在改造自然物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于是形成了群体和社会,由此也形成了为型塑人们互动行为的一系列约束即规则。“我们称这些规则为制度”,“制度使他人的行为变得更可预见”③。(3)精神性文化。人在构建器物性文化的同时,把器物性文化及其构建过程内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观念的为我关系。其实,制度性文化与器物性文化相比较毕竟是第二性的,与物质相对应,属于意识范畴,因此在本质上属于精神性文化。由此,我们就能理解费孝通所说的,文化总体上可分为“文化的物质面和精神面”④。

       狭义的文化即是指精神性文化,它“包括着各种知识,包括着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包括着社会组织方式,及最后,并非次要的,包括着语言”⑤。精神性文化以观念的形式在人脑中存在,没有形态限制;同时又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外化在物质载体上,以社会化的形式存在。这种以社会化形式存在的精神性文化就是波普所说的除物理世界、意识世界之外的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是人造物”,“思想内容的世界实际上是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⑥。第三世界离不开物质载体,但其作为精神产品在本质上属于意识范畴;然而相对于思想过程领域的“主观意义和个人意义”而言,却具有客观性。

       与客观存在性相联系,精神性文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具有自主性。以社会化形式存在的精神性文化尽管是人造的,但是一旦存在,“就开始有一个它们自己的生命:它们会产生不能预测的结果,会产生新的问题”。例如,人们建立了自然数列,但自然数列里的奇数和偶数的区别问题、素数问题,乃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等,都是自主存在着的,它们是人们在建立自然数列后产生的“新的并非有意识的事实”⑦。在互联网时代,第三世界更是向人类呈现出神奇的色彩,人类的精神性文化由此得到广泛继承和加速发展。然而,第三世界尽管以客观形式存在,但它仍然是观念形式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从文化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中可以理解文化的本体,这就意味着不能仅仅从哲学家关于世界的“初始”方面来理解本体。“人是文化世界的本体”指的是:人是文化世界的存在及其活动的根本原因。只要有人,就必然要建构为我关系,在建构器物性文化世界的同时还要建构精神性文化世界。只要有人存在,一个两重文化世界的存在是毫无疑义的。文化世界的发展不存在一个外在的目的或预定的目标,历史乐观论和历史悲观论之所以都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就在于这两种理论都存在着从外部注入历史的先验预设。现实文化世界的种种事实要由历史上人类的活动是否合理来予以说明。历史造就现实,现实又谱写未来。要有文化世界的辉煌未来,就要有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中合理展开的现实文化世界。因此,人的存在及其活动造就文化世界,人才是文化世界的本体。

       当然,不能无限地夸大人的这种本体性,否则将会导致人类活动的绝对主义,即人类中心主义。现实文化世界中存在的很多负面问题都是与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人类是文化世界的中心,但人类绝不是宇宙的中心,并且宇宙还一定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尽管“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⑧。文化世界仅仅是宇宙中十分渺小的部分,文化世界的多样性是宇宙无限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在构建文化世界中发挥人类的主体作用时不可须臾忘记的,否则必然要受到宇宙的“铁的必然性”的惩罚。人类历史中的很多正反事例都已有力地证明着并将继续证明着这一论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