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转向的生存论阐释

作 者:

作者简介:
邹诗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2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12)04-0017-09

       城市理论的兴起是20世纪70年代全面展开的空间转向的结果。卡斯特曾抱怨列斐伏尔的空间转向理论过于晦涩,从而与城市实践相隔离,而从卡斯特开始,空间的探讨自觉地转向实践,形成了都市理论界拒斥纯粹理论研究的取向。不管怎么说,列斐伏尔的空间哲学仍然是一种理论资源,并通过大卫·哈维等,进而对当代空间及城市实践发生重要影响。但本文关注的依然是理论方面而且是存在论层面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城市与空间领域研究相对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所谓空间转向正是从形式上终结于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转向的持续深化。这里以梳理马克思、海德格尔以及列斐伏尔与福柯的有关空间思想来展开论述。

       我们把分析的起点确定为马克思。正是马克思开启了空间的社会性及其现代性视域。

       马克思通过对人的社会关系的规定洞穿了工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空间的扩张性,并使空间成为一个可以且要求通过感性把握的世界。马克思的空间无疑是社会空间、相对空间或感性空间。马克思把空间问题(在当时主要说来是城市化与住宅问题)看成社会政治问题,看成资本主义矛盾日益加深的城乡之间、劳资之间以及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阶级对立关系的表征。空间的相对性在于,其价值是从属于不同的占有制的,空间从属于商品,本身就是资本本体化的表现形式。在马克思那里,空间(以及时间)绝非无质料的抽象形式——马克思的空间观是对康德的先验空间观的历史性的扬弃。马克思实际上是在社会存在论及其批判的社会理论视域中处理空间的。空间显然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并见证着人的主体性,这样的空间显然与中世纪的层级空间有别,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以及宗教批判思想即蕴含着对基督教空间观的历史的扬弃。与此同时,马克思空间观并非随着世界历史时代的逻辑推进从而展开的均质空间。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空间,依然是伽利略式“延展空间”的逻辑展开,而且就其断然否定非西方的历史以及地方性而言,这种空间其实只是想象的历史空间。但在马克思的分析中,恰恰是资本主义的扩展,再次把城乡、族性以及东方等地方性凸显出来,并使之成为激进政治的主题。“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①在此,全球化及资本主义实践中空间的尖锐冲突被带入空间分析,成为此后激进政治地理学传统的基础。

       这里同时蕴含着马克思对空间的生存论性质的规定。对马克思而言,空间以及地理环境必然有着哲学人类学的意义,即标示和确证着人的感性活动与感性关系,也就是说,作为积极的自然关系而存在。空间与环境是建构在马克思所谓“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维度上的,这是积极的客体关系。直接说来,马克思的空间是通过超越法国唯物主义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而呈现出来的。这自然使人想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3条:“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②在此,通过变革现存世界从而获得的空间,从属于政治批判与政治解放的空间。空间的本体论规定不在政治意义,而是在哲学人类学层面。只有当空间不是作为约束人的外部自然条件、而是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并对象性地存在着、从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时,才能见证人的全面丰富的感性活动;这样的空间当然是感性空间。

       在马克思那里,感性具有本体论的意义。马克思特别注重从生存论上阐释感性,这也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主题。在那里,马克思认定“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本来意义的]人本学规定,而且是对本质(自然)的真正本体论的肯定”,并强调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是在对象化活动(尤其是通过“发达的工业”)中体现出来的③,“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④。对感性的积极理解与发挥,正是马克思区别于国民经济学的关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肯定了感性个体的历史本体论意义,认为“全部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并强调从意识哲学下的感性世界转变为生存论下的“感性活动”与“感性关系”,“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⑤。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更是明确地把基于感性个体的“自由人联合体”看成是人类历史的目标。马克思在构建其新唯物主义以及唯物史观的同时,确实建立起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实体本体论的生存论本体论结构,笔者曾把这一结构称为“实践生存论”。有必要补充的是,这样的“本体”当是通过空间而不是线性化的时间呈现出来的。黑格尔历史哲学中感性的消失本身就表明感性的时间维度的终结(黑格尔讨论的因此是知识论论域中的感觉),而当马克思再次赋予感性以生存论本体论内涵时,感性必然会在以发达的工业为表征的现代性状况中全面呈现出来,呈现方式即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