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自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浪潮,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的高速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与之相应的社会价值观念也因此剧变而不断产生矛盾和冲突。家庭,作为所有社会组织中,反应社会生活变化最敏感、最迅速的单元,其结构以及相应的家庭伦理关系、道德规范也必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现代家庭的矛盾冲突既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也是家庭伦理关系变化、道德价值观念冲突的折射。因此,分析家庭伦理道德在这一特定时期的变化以及矛盾冲突的内在应力、在冲突中寻找新的整合之路,对于建设新的家庭伦理关系和道德准则以适应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家庭伦理关系改变带来的矛盾冲突 1.伦理重心的转移与代际利益冲突 从一个封闭的、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社会向开放的、工业化的现代社会转变时,家庭伦理关系最显著的变化,是伦理轴心从纵向的亲子关系转为横向的夫妻关系;伦理重心从长者为重下移到儿童中心这样一个转折。 随着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发展趋向,老一代的权威亦随着他们优势的丧失而跌落。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训练、旺盛的精力与创新能力,这些恰恰是老一辈所不具有的。特别是进入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后工业化时代,能力取向代替了年龄和资历取向,新生代明显优于老一代;生活方式的迅速变化,又使得上一代经验在很多方面失去了对年轻人文化传授意义,文化的继承机制相应发生根本性转变——如美国的人类学家M·米德概括出的,变化缓慢, “未来不过是对过去的不断重复”阶段的后喻式承继,正被“现在是未来的指导”的同喻文化和“长辈必须向孩子学习那些他们从未经历过的经验”的前喻文化所取代,这意味着老一辈的文化优势也正在丧失之中。家庭的未来指向取代了过去指向,这就使中国家庭的伦理重心不可避免地发生下移——子女已逐渐成为今天中国家庭事实上的重心。 这一伦理重心因“后来者居上”而下移的变化有其积极的作用,那就是进一步加快封建家长制的瓦解、推进家庭关系民主化、平等化。但是在目前尚无一种兼顾家庭中各代人利益的新的伦理原则的支撑的情况下,又很容易引发对家庭中弱势群体利益的侵害。老年人由于权威地位的丧失,实力地位的下降,已成为今天家庭中的弱势群体。而老人中又以高龄、丧偶、无收入、低文化、体弱、女性老人的权益最易受到损害〔1〕。中国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转为子女中心, 出现“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倾向,个别家庭甚至“爱幼不敬老”,啃老、弃老、虐老(包括精神虐待)、干涉老年人再婚的现象都时有发生,精神赡养的质量亦偏低。如果说,传统社会的代际利益冲突常表现在基于两代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专制和子代对这种干涉控制的反抗之上,那么今天这种代际冲突主要表现于老年人权益受到的侵害,而冲突结果通常是对老年人不利的。 2.女性地位提高带来的两性关系变化 20世纪在其起始之年就被称为发现女性的时代,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女性的崛起和由此带来的两性关系的变化,与代际力量对比此涨彼落一样,是中国家庭伦理关系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伴随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中国女性在家庭的地位也有显著提高,家庭权力结构趋于平衡,男女两性在家庭中地位趋于平等。〔2〕夫权制的衰落, 夫为妻纲、夫和妻顺的旧伦理秩序被男女平等、夫妻互爱的新关系颠覆,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在家庭领域内最具进步意义的变化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家庭中不再存在两性冲突。与代际间冲突常以观念冲突、赡养纠纷的方式表现出来不同,夫妇冲突常导致婚姻危机、家庭失稳甚至以暴力形式表现出来。而且离婚率的上升、家庭暴力有增无减〔3〕, 说明当今婚姻冲突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除了经济人口、社会心理等原因外,文化嬗变中新旧伦理关系的冲突也是重要的起因。如男女两性因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差异引起的冲突: 所谓性别角色是附加于男人女人不同的期待行为的总和。有关婚姻家庭研究表明,性别角色态度是婚姻调适的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变量。帕森斯认为,性别角色特异化可避免冲突。但是在社会变迁、社会观念巨变的时代,定型化的性别角色期待必然受到冲击而孕育着转变;在两性对性别角色期待不同时,也会引发频繁冲突。随着女性职业化程度的提高,女性参与社会发展事务的普遍化,“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理所当然地受到破坏,代之以“男女都既主外又主内”的模式。但若夫妻一方趋向现代化,接受新模式,另一方却因“既得利润”仍顽固坚持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则可能影响夫妻之间的婚姻调适。而社会调查表明,今天我国仍有一部分人持传统的性别观念,两性间对性别角色期待也有很大差异〔4〕, 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男女两性间伦理关系的新变化难以适应。由此引起两性间绵延“战争”的,当不在少数。 道德文化变迁带来的震荡 1.从道德一元到道德多元 在一个迅速变革的社会中,道德文化常出现新旧杂陈的共时相。新的道德观念伴随着新的生产关系而发生,旧的道德观念挟传统定势之威固守阵地或改头换面,新旧之间既此长彼消,又相互混杂,同一个人或群体身上,亦新亦旧、既现代又传统的也不少见。另一方面,市场之手犹如一个强磁场,使人们在利益分化的同时,其价值观念也发生着裂变。对任一事物用一种价值标准进行道德评价的时代已过去了。就是在家庭之内至爱亲朋之间,因不同价值观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也常相互矛盾,因而家庭内的道德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了。比如当电视为大众奉献出一个单向奉献、绝对利他的典型“东方女性”刘慧芳时,虽然赢得部分男性爱慕,众多女性却因其缺少自我意识而拒绝与之认同,并未收到“人见人爱”的效果;一部分人呼吁婚姻稳定强调对子女的责任不得逃避;另一部分人强调感情,说着“合不来就散”,随时准备逃离“沉船”;在一些人要求对婚外恋进行一场道德围剿时,另一些人则用“喜新不厌旧”为之辩护……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差异是如此巨大,以致由此产生的冲突有时相当激烈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