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礼运》:政治伦理中的五常和谐

作 者:

作者简介:
〔日〕 山本康雄 日本爱知大学哲学博士

原文出处:
中国哲学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它着重阐述个人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是儒家的政治伦理学。朱子说《大学》规定了“为学次第”,这是指《大学》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八条目”。

      《大学》的主题是宋儒所谓“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说,《大学》的理想就在于彰明至德,并运用崇高的德性去教化百姓和更新其品性,使其达到至善。因此,《大学》是教人完善伦理道德、学习为政的课本。

      《大学》是对以往儒家伦理政治思想的总结。它的所谓“内圣”与“外王”之道,不仅给汉儒建立大一统政治论以启发,而且是宋儒心性义理之学的思想渊源。

      一、以“诚意”立五常

      《大学》提出“诚意”的主张,它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朱子疏曰:“自欺云者,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这是说,“诚”是不自欺、内心和外在行为合一的道德修养境界。然而,一般人往往“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舍其不善。”如果这样,那么其结果是“欲舍其恶而卒不可舍,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以上皆是朱子语)这是怎么回事?《大学》提出修身的目的是“自明其明德”,即“复性”。学者修养“复性”过程,内心总会有冲突,即他一方面知道要为善去恶;而另一方面他还为情欲所蔽、“欲动情胜”,所以其内心有时不自愿遵行道德。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有时会苟且诈为善。这就是“不能实用其力”,即不能靠自己拥有的德性,不勉而得地为善去恶。所以说,德性应是“心体之明”,如果学者不用力于内心而只注意在外在行为上“为善以去恶”,那么,结果就是“其所明又非己有,而无以为进德之基。”或者说,如果对内在本性无自觉,那就做不到“复性”。内在的本性就是仁义五常,朱子说:“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大学章句序》)因此,“诚意”要求人对“心体之明”中五常德性的自觉认识,以致真正达到内外为一的修养境界。

      二、《大学》德性的两个层次

      根据孔子的伦理学,人的德性主要为仁义礼智信五常,而这五常实际上可分为大小两个层次。孔子主张“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以及“修己以安百姓。”其中,“修己”主要指信义,即他说的“主忠信,徙义,崇德是也。”(《颜渊》)而“敬”是礼的主要表现,“安人”、“安百姓”则是仁的表现。如果设想“安人”是小仁,那么“安百姓”则是大仁,两者就是同类而不同层次的德性,对它们应该加以区别。

      《大学》是“孔氏之遗书”,其特点是以仁礼为核心,在忠信义等德性修养的基础上力行仁礼,即爱恕等德行。这就是孔子的“忠恕之道”。实际上,从德性的层次上看,《大学》的“八条目”也符合孔子伦理思想。就是说,从“修身”到“格物致知”主要牵连于智、义、信等德性的培养。更具体地讲,“正心”是义,“诚意”是信,“格物致知”是智。而在这些德性修养,即“修身”的基础上,力行“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以“爱人”、“安人”、“敬人”等行为履行仁、礼,这就是德性在社会上的应用发挥。“齐家”是“爱亲”,这是小仁、小礼,而“治国”则是“敬人”、“爱人”以至爱百姓,即用大仁、大礼来利国利民。最后,“平天下”,即以自己完备至诚的大德教化百姓,以使天下得到安宁,这就是“安百姓”。正如荀子说:“道德纯备,智慧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正论》)

      由此可见,《大学》的“八条目”揭示了人的德性提高与其社会性扩展的关系,即在“修身”的前提下,人可以依次“齐家”,“治国”,“平天下”,顺着其德性的深化,他所能治理的社会规模也相应扩张。因此,人的社会地位与其德性有密切的关系。《中庸》说:“大德必得其位”,就说明这个道理。具体地说,“齐家”是治理家庭,而家长应该具备能够“爱亲”的德性,它属小五常,用以“成人”。荀子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又说“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这些都强调个人必须具备基本完善的德性,这样才能不为情欲所蔽地整顿自己的家族,教化自己的家族。其次,“治国”是治理国家。然而,家庭与国家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把家庭中所培养的慈、爱、孝、悌等德性扩展到其他的人,那么,其治理的社会定能得到和睦、安定。因而,《大学》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这些能施“爱亲”之德性于别人的,就是君子,他应有大仁、大礼等大五常。总而言之,从“齐家”到“治国”再到“平天下”,实际上,也就是从小德到大德的德性增进过程。

      按以上论述,我们可以认为在《大学》里,大德贵于、重于小德,孔子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孟子也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孟子·离娄上》)这都表示,有志于“平天下”的人都要看重大德。《孟子》里有一个例子:“曰:‘乡人长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告子上》)虽然这段话是围绕着义出自内心还是由外施加的争论而被谈到的,但这种“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的处事态度,也反映以大德重于小德的积极的修身精神。也就是说,虽然一个人平时尊敬其兄,但在这临时情况下,从大局的角度看,因其乡人长于家兄而首先要向其乡人表示敬意,结果他先向乡人敬酒。平时敬兄是悌,即属于小礼,这就是“长吾之长”。临时先敬乡人是“长人之长”的态度,这属于大礼。因为他从大礼的角度着想,所以他的表现是以作为客人的乡人为优先的。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即使客人比自己父母兄姐年轻,也把他放在优先位置。这种看重外人、外地人的表现都相通于看重大德,有心于天下和睦的积极的修身志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