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与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

作 者:
樊浩 

作者简介:
樊浩 东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伦理的本性与现代中国市场经济的人文矛盾

      什么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发展有没有一个人文动力的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两个基本的立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需要——社会的需要、人的需要,构成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显然,这是一种纯经济学意义的解释。只要承认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只是承认人是经济过程中的最活跃、最能动的主体,那么,就不可否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非经济的、然而又是对经济发展发生着现实的制约或推动作用的因素。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经济规律,但它本身又是经济主体的自觉能动的推动,因而人的目的意志,经济主体的人文精神与人文能量的积蓄与激发,就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内在的人文推动力。在此,人们会想到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的一本著名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尽管它的逻辑出发点与分析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但其基本立论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很富有启发意义。韦伯认为,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新教伦理的推动,新教伦理构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的人文动力,其中尤其是“天职”的观念形成的职业伦理,“蒙恩”的观念构成的经济合理主义,“节欲”的观念构成的积累精神,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基本的人文力量,它通过“资本主义精神”的中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西方新教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新教伦理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的和必然的联系,而儒教伦理以及其它文化类型的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与它的伦理存在着这种联系。因此,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文化体系中,伦理已经不只是作为一种价值体系、规范体系的精神性的存在,而是与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现实的人文力量,是透过人的主体,潜在于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当人们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批判性地反思传统伦理时,当社会要建立新的伦理精神与价值体系时,所进行的实际上也就是为经济社会寻找新的人文动力的一种努力。无论如何,经济发展在理论和现实上都存在着一个人文动力的问题,人们必须在伦理中寻找和开发这种动力。

      那么,从逻辑上考察,伦理是否具有构成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的本性?什么是伦理的本性?什么是道德的本性?一般认为,伦理道德是一种价值体系,规范体系,其文化与社会的功能是调节和制约人们的行为。这种理解当然有其真理性,然而仅是这种把握还不够,因为它在逻辑与现实上都可能使伦理道德仅仅成为一种制约甚至束缚的力量,只是一些“清规戒律”,从而模糊其整全的本性。从“文化设计”与社会系统的意义上说,伦理与道德的使命,是透过价值的引导,借助规范的调节,建立某种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伦理建立的是尽性合理的社会生活秩序,道德建立的是尽性合理的个体生命秩序。因此,伦理道德就体现出多样性的本性:既是一种人伦原理,人德规范,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一种人文力。作为“人伦原理”,它设计的是一种人伦关系的原理,人与人相处的原理,建立的是社会的伦理实体;作为“人德规范”,它提供的是引导社会伦理生活与个体精神生活的价值体系,以及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体系,当然还有人的道德行为的激励和制裁机制,建立的是个体的“道德自我”;作为“人生智慧”,它提倡的并不是那些远离世俗经济生活的教条和“存义去利”、“存理灭欲”的说教,而是在现实的经济关系与经济生活中实现“义利合一”、“‘德’‘得’相通”的人文睿智,它致力调节的是人们间的利益关系,最后要实现的是社会的最大利益与个体的最真实的利益,建立的是富有意义和价值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基地;作为“人文力”,它为社会与个体提供合理而又丰富的人文动力,形成和创造的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全面发展的“文化力”。我认为,这四个方面的结合,才构成伦理道德的完整本性。其中,“人文力”是前三个方面本性的综合的、现实的、能动的显现,籍此,伦理道德便与经济社会相切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推动力量。

      应该说,现代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伦理的“人文力”,而且从某种意义说也缺乏这种“人文力”。六中全会的召开,是为了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另一个意义上理解,也可以说是克服以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足的一种努力。“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缺陷,不仅直接造成精神生活中的诸种弊端,而且也给经济发展产生深层的影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经济腾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也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它又面临许多难题,潜藏着深刻的矛盾,这些矛盾使得中国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困境之中。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矛盾与困境的根源何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力何在?这些问题显然很难在经济自身中找到答案,必须跳出经济这座“围城”,在更广阔、更深层的视野中寻求解释。“健全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后力”是现代中国经济在深层上必须解决的两大课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与社会的人文素质,尤其是社会的伦理素质,与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的寻找与开掘,有着深刻的联系。我认为,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人文问题,突出的是伦理问题,更确切地说,是经济—人文生态、经济—伦理生态的问题,或者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

      在经济与伦理协调发展的意义上,伦理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什么样的人文力?概括地说,可以提供三方面的人文力:经济运行的导向力;经济个体的激发力;经济组织的凝聚力。这些文化力,也就是西方学者所说经济发展的道德的冲击力与伦理的持续力,它们可以构成现代中国市场经济健全、持续发展的人文后力。

      2、伦理精神与经济运行的导向力

      导向力是伦理对经济的人文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体现。市场经济的特质是什么?人们在理论与习俗上接受了一种见解:市场经济是一个“看不见的手”。这种说法,在强调市场规律的客观性,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内在差别方面,当然是合理的。但这种熟知的观念的背后,也隐涵着另一种倾向或可能:承认、接受乃至放任市场规律的盲目性;放弃经济主体、社会的精神文化在市场规律面前的能动作用;最后,在观念与现实两个层面,把市场经济(包括经济本身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文化现象)的“现存”当作现代中国的“现实”,经过理论的诠释,又把这种“现实”上升为“合理”。应当说,这是导致“一手硬”,“一手软”,导致许多负面社会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的理论与认识根源。不错,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它是不是“应当”是“看不见的手”,“只能”是“看不见的手”,“永远”是“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作为一种从西方“引进”的经济学上的命题,是西方经济运行的规律的概括,既然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是不是也“必然”、“应当”是“看不见的手”?如果不是,又如何在精神文化的实质性内涵,而不是仅仅在制度层面上体现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看不见的手”,作为一种纯经济学意义的表述,作为对市场规律客观性的突显,含有真理性的因子,但如果突破经济学的视域,把它作为一种在经济、社会、文化大系统中对经济的把握,则具有内在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产生的直接的后果,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发展的不健全,在社会文化方面,则表现为许多消极的甚至腐朽的社会现象的滋生,最后,则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人文后力的匮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