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美国学校德育的曲折进程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文化传统虽主要承袭欧洲文明,但学校德育不论在社会背景和环境上,还是在目标和内容、方法和途径上都与欧洲国家有差异。尤其是二次大战后,随着美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同时由于社会变迁中新旧价值观的交汇和冲突,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以及民主化运动的风起云涌,传统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而在60年代后期引发了德育研究热潮,德育理论大量涌现,德育实践不断推陈出新,使美国学校德育发生很大变化。 纵观本世纪美国学校德育的演变历程,其由兴盛到荒凉再到复兴,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特点尤为醒目。 本世纪初叶,由于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运动,以主知主义为基础、以强迫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教育发生了根本动摇,美国学校教育为之一新,尤其是道德教育搞得有声有色。“1950年以前,教师普遍地负有培养社会和道德态度的责任。在一个人的性格中,感情的和个人的因素同专门掌握教材是同样重要的。人们把学校看成是整个培养过程专门化的延伸,学校和教师就是从事性格形成的工作。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指导和劝告、俱乐部活动、舞会、体育比赛等与严格的文化课程是同等重要的,甚至比文化课程更加重要。”[1]由此可见,本世纪上半叶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品格为主旨,以满足个人需要为特征的学校教育模式占居了支配地位。 然而,二次大战的爆发动摇了人们的教育信念,从根本上扭转了学校教育的方向。因为严酷的战争表明,肆意践踏人类道德的法西斯国家同样有能力建立和操纵复杂的军事工艺,在强权和技术面前,道德和道德教育显得苍白无力。同时,在战后雅尔塔体制下,美国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军事技术尤其是空间技术上保持对苏联的优势。而“国家如果要想在经济或军事的前沿与苏联展开有力的竞争,学校就必须在道德教育这样的‘软’领域中少花些时间,而在学术性主题上多花些时间”,因为“民主更多的是依靠国民生产总值和核弹头的数量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自律。”[2]在这种强烈的国家安全需要的影响下,国家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教养逐渐成为教育的支配力量,学校的道德教育开始让位于科学技术教育。尽管学校仍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但在学术课程的强大冲击下,道德教育已形同虚设。在此背景下,道德教育实践的疲软,道德教育理论的贫乏便在所难免,道德教育进入了一个“荒凉的时代”。 时至60年代末,以加强智力和技术训练为核心的教育运动走进了死胡同。同时,战后经济繁荣并没有自动导致社会全面进步,相反,由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也由于技术和经济至上的误导,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社会风气严重败坏,各种社会运动如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对越战等此起彼伏,尤其是60年代席卷欧美、矛头指向传统价值的学生运动更使朝野上下大为震惊,社会各界要求加强道德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正是在社会问题加剧、伦理道德混乱和学校德育危机的紧要关头,品德和道德教育研究应运而生、倍受青睐,道德教育实践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从而使美国道德教育进入了重振和复兴时期,许多专家学者运用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对道德教育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或完善自己的道德教育理论,如谢弗(shave)的理性构建模式、库姆斯(Coombs)的价值分析模式、拉思斯(Raths)等人的价值澄清模式、科尔伯格(Kohlberg)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纽曼(Newman)的社会行动模式等,从而大大增强了道德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学校德育也因此得到加强和改进。 二、当代美国学校德育的基本特点 由于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及至今尚无一个全国性的“教育体制”,学校德育实践做法是各式各样。不过就其主流和趋势而言,当代美国学校德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重视学校德育,复兴品格教育,着力使学生养成公民美德 战后,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即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紧密配合,三位一体)变得难以为继。女权运动使传统的家庭模式遭到了破坏,家庭道德教育功能普遍降低。代沟问题更使家长们感到无力教导,故逐渐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信息社会中大众媒体的社会作用虽日益增强,但商品化的电视节目无助于年轻一代的成长,难以承担塑造价值观,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于是,人们越来越看好学校,希望学校重新担负起德育的主要职责,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进行指导。如1975年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有79%的美国人认为道德教育应从家庭和宗教机关转移到学校,连美国总统里根都承认“在美国生活中只有少数领域像我们的学校和学院那样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的人民和对我们家庭那样重要”。[3]因此,学校德育重新受到特别重视,并逐渐得到加强。 同时,品格教育再度兴起。品格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养成社会公认的美德和伦理规范,20—30年代在美国一度流行,后由于进步教育运动和社会急速发展的影响,逐渐沉寂。目睹美国经济发展与精神匮乏同时并进,“国家处于危急之中”,有识之士重新提出品格教育,认为那些经得起理性分析和时间检验的传统美德仍然是美国社会团结、幸福和发展的保证。而这些传统美德既然是社会公认的,就必须通过教育深入到年轻一代的心灵,对他们的价值观、道德决定能力和行为能力进行指导和培养。而开展品格教育的最好场所是学校,只有学校才能更好地将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1992年春天,美国许多行政组织与研究机构共同拟定一份《阿斯彭品格宣言》,重新提出了“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与正义、公民和公民素质”等核心价值观,次年2月全国性的“品格教育伙伴”组织宣告成立,其宗旨是在青年中发展公民美德和道德品质,使人们拥有一个更富有怜悯心与责任心的社会。在学校品格教育的带动下,全美重新注重品格教育。 2.信奉多元性与自主性,促使学生能动地养成思想品德 美国自我标榜为“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尽管实际上并不尽然,但学校德育的确具有多元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多元性除了表现在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强求一致,但要求学生学会相互尊重外,还表现在学校德育没有全国统一的要求,50个州各行其是。例如,有些州有德育大纲,有些州编制系统的德育教材,有些州既没有大纲又没有教材,但在整个教育中却有明显的德育倾向。尽管如此,上课、课外活动和生活指导等仍是美国学校德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象爱国主义、诚实、信念以及一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等同样也是美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主题。由于多元性,美国学校德育的党派性、阶级性容易隐匿其中,而且更具有欺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