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伦理建设研究综述

作 者:
陈鹏 

作者简介:
陈鹏 首都师范大学 100037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伦理道德价值系统的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运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是整个现代化过程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市场经济建设与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或者,一种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新的伦理道德系统的迫切要求,使建设新的精神文明特别是新的伦理道德系统的任务更加紧迫。近期以来,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社会转型与伦理重建方面的理论课题已成为社科理论界的最大热点,在诸多问题上已有相当深入细致的探讨。本文拟综述近两年有关现代伦理建设的主要观点。

      一、社会转型与伦理转型

      社会转型与伦理转型。 近期,人们的视点集中于市场经济的逐步实施所引起的伦理危机及伦理的建设。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固然是当前伦理建设问题的主要内容,但毕竟不是全部内容,我们尚须从整体社会、普遍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当前的伦理转型与伦理建设。万俊人的《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基础论证》一文是此方面为数不多的论著。

      万文认为,理解现代社会现代公民的概念,是确证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基础的理论前提。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不再是一个建立于自然关系基础之上的生存共同体,而是一种在自由平等的个人人格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性化合作共同体。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差异就在于它的高度理性化和制度化;而现代个人与传统个人的身份差别就在于他或她具有平等自由的人格身份和作为现代社会成员的公民身份,而不是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中的臣民身份。个体公民概念和社会秩序概念是现代社会现代伦理两个基本前提。

      有学者把当今的文化转型概括为由伦理型文化向经济型文化的转型。具体表现为,由伦理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变,由结构性的人伦关系转向单元性的人际、人群关系。由伦理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此,现代中国社会伦理关系的要素、运行原理、内在逻辑都发生了变化,即由血缘伦理转向经济伦理,家族伦理转向公民伦理,情感伦理转向理性伦理。

      江畅认为,现代社会日益个体化、多元化、自由化、科技化、复杂化,与此相应,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的转化有几个明显趋势:一是由传统的一元转向多元,不仅国家社会是道德主体,群体与个人也是道德主体。二是道德评价由绝对转向相对,对不同的道德主体有不同的道德评价和道德标准。三是道德标准由严厉转向宽容。四是道德价值由传统的两极(善恶)转向多极(正当、合法、守约等)。五是由他律到自律。现代社会允许在法律的范围(应包括普遍的社会公德)内,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许启贤认为,我国当前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只是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而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把它混淆成为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认为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的一整套道德观念统统都应该根本变革转型,完全是一种误解。这种改变在道德上,决不是要改变道德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即五爱道德标准和集体主义原则。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 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前期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滑坡”“爬坡”、“内引”“外连”等几个中心论点,而近期,则主要是围绕着“划界论”(又称互斥论、二律背反论)和“一致论”来展开的。这场争论,使人们对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划界论”主要是由何中华在《试谈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一文中提出的。何文认为,道德的本质特征是自律的超功利的,而市场经济是他律的,功利性的。市场经济与道德是两回事,市场经济行为是非道德行为,不能作道德评介。何中华强调,不应扩大道德的外延,敬业、守信、互利、文明经营等只是市场行为中的交往规则,不能纳入道德范畴。伦理道德在市场中的介入,要么使道德沦为一种伪善或者完全失效;要么使市场经济因道德对它的限制而走向萎缩直至取消。结论是市场经济与道德在本性上是互斥的,因而在操作层面上应当给予“划界”。

      “划界论”遭到广泛的批评,批评者一致认为利益关系的调整正是伦理道德的功能。鲁鹏认为,利益始终是道德关系的焦点,道德的主要任务是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容纳“功利性道德”。敬业、守信、公平、互利、遵守市场规则等都是市场经济功利性道德的内涵,它们虽然不那么“高级”,却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急需的道德规范。

      汪丁丁则从市场交换与守信伦理的关系来说明市场经济的伦理属性,它认为,市场概念的核心就是交换,市场经济是一个通过交换关系把个体经济联接在一起的经济组织方式。现代市场经济把分工从家庭范围拓广到村庄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市场秩序的道德基础就是分工的人们对相互产权的尊重,它使人们之间建立起最基本的信任关系。缺乏这种信任,合作的秩序就会遭受破坏。尊重别人产权,守诺守信,因此也成为经济人的起码的伦理准则。

      另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道德经济。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它的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目的是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道德性质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由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所决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