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

作 者:
王珏 

作者简介:
王珏,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讲师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改革开放的社会必然会引起道德的变迁。变迁中的我国道德状况是好、是坏,众说不一,有人惊呼“滑波”,也有人高唱“进步”,不管其观点如何对立,但对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问题却达成了共识。一般而言,道德建设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建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理论体系;二、建立道德的外控机制;三、建立道德运行的内源动力;四、创建良好的道德环境。上述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道德理论本身而言的;再就是从道德的现实调控角度而言的。

      综观我国近年来的道德建设研究,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一方面,即主要是道德理论本身。但道德建设的第二方面的问题,亦即道德的现实调控问题,应该是更重要的。目前生活中道德建设并不理想。问题倒底出在哪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

      道德建设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其客观的基础和动力,道德问题不能仅靠道德本身来解决。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一个涵蕴丰厚、内容诸多的复杂的有机综合体。它既是一个整体、系统,也是一种过程、活动,它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在和周围环境进行各种交换中实现的有序化的自组织系统。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与外界环境保持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都通过与环境的联系、相互作用而推动自身的发展,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过渡。道德作为一个有机系统,也是一个与外界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道德被整个社会生活所包围,是社会生活和社会运动的产物。因此,要做好道德建设工作除需健全道德内部诸要素外,还需有相应的外部支撑。这外部支撑相对于道德建设而言,就是道德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

      道德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是指存在于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能促使人们祛恶向善,遵守特定社会伦理规则的监督、维护、培育机制。社会是通过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机制的结合来构成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在我国对道德发挥着内在教化机制的力量主要有:社会舆论、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对道德发挥着外在约束机制的力量主要有:法律及其它具体制度。

      社会舆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社会风尚、习俗传统等的主观表现形态。社会舆论主要通过对某一现象的褒贬誉损向有关成员传达社会反应,指明行为准则,引导行为方向,从而起到规范社会生活行为方式的作用,它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类精神力量”,促使人们祛恶从善,维持社会起码的道德生活秩序。

      教育作为道德调控的社会机制,在我国的道德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较大。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国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道德属性比较强,“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当然职责。一般而言,教育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其教化功能的:一是直接的道德教育,二是教育方针指导下的教育机构对教育者所产生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是当代社会思想沟通和观念交流日益普遍使用的工具,在道德规范和控制机制中,也理所当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德作为社会观念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巨大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之所以能对道德生活产生影响主要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传媒在选择信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选择者个人道德观的影响,因而传播给公众的信息自然也附带了道德信息;二是政府及其他道德团体介入传播传媒,直接将媒介作为自己传播道德观的工具。

      有必要指出,社会舆论、教育、大众传播媒介,作为道德的内在教化机制,确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但要使它们的道德调控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还需要其本身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协同的价值观念。而协同的价值观念的形成需有整合的制度体系作保证,所以完善、整合的制度体系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要使道德建设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在建立道德内在教化机制的同时,建立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只有道德内外机制作为道德调控的“软”、“硬”两手协同对社会的道德建设发生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至于道德的内在教化机制一直是我国文化传统较为重视,也是我国社会生活较为关注的部分;而对于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则是我国传统道德理论和现实道德生活都显得不够重视的地方。正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才在我国道德建设中出现投入大、收效微的局面。因此,道德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是我国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而道德社会保障机制中外在约束机制的匮缺,即完善制度体系的匮缺,是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道德建设保障机制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道德建设工作需要由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证,制度建设是道德建设的现实保障,这是我国当前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的概称。在我国《易·节》中就载有“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也”。孔颖达疏:“王者以制度为节,使之有道,役之有时,则不伤财,不害民也”。制度是人们行动的依据,是人们行为的指南,也是人们行为评价的依据。制度对人们的行为乃至于观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邓小平就指出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33页)。而道德活动是整个人类活动的、可以称之为风尚的一个方面。作为道德活动的第一因素和原始细胞的行为,它体现着道德目的、道德动机或道德方针。制度是在社会中巩固起来并得到社会支持的价值的外形、“素描”,是日常生活风尚的内部“骨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