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无疑是人类的普遍爱好,把握现实亦是这一爱好的逻辑必然,而现实是传统积淀着的现实,这样,在传统—现实—未来的逻辑链条上,为着切实地展望未来和牢固地把握现实,就有必要深刻地反思传统。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为着德育工作的开展,而对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反思,显然是不无裨益的。 目的论 要了解孔子德育的目的,就有必要探究一下“德”的产生及其发展。 “德”字在商代卜辞中已出现,作“徝”没有底心,与“直”字通,其时并没有完全具备“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道德含义。至西周,“德”才作为一个重要的伦理字眼而出现。 “德”的产生,与周初对“天命”的怀疑有直接关系。商代将天神与祖宗神混而为一,“下帝”受命于“上帝”,相当于子孙对祖先的继承。“上帝”可以任意主宰一切,“下帝”自然也可以任意主宰一切。商末的纣王很迷信这一点,胡作非为,结果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周取商代之后,自然要把天神夺过来作自己统治天下的神学依据。然而在这里碰到了一个困难,即原来的天神也同时是商人的祖宗神,而不是周人的祖宗神,怎么把别族的祖宗神归于自己呢?于是周人便把天神与祖宗神分开,称天神为“天”,除了讲商代的事之外一般不称“上帝”。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过去“天”现在又收回而改授命于周为地上的统治者呢?为此,他们又想出了一个理由,即接受“天命”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更是“德”。对此,《尚书·周书》中多次讲到。例如:“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酒诰》)“乃惟尔商后王,逸厥逸,图厥政,不蠲蒸,天惟降时丧”。(《多方》)“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召诰》)这就是说,商代的“先哲王”是有“德”的,所以“天命”归于商,统治了好多年。后来商的“王人不秉德”,“不敬厥德”于是“平坠厥命”“天命”就转移了,而周的先王是“明德”、“敬德”的,所以“天命”就转到了周。对此,《尚书·周书》载道:“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康诰》)“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召诰》)“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曲神夭,天惟式教我用休,简畀殷命,尹尔多方。”(《多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人意识到“皇天无乐,唯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今《周书》无此诗)即所谓要“以天下为宗,以德为本”(《庄子·天下》),“以德配天”,这完全是由于政治的缘故,即为着政治的目的。这就是“德”作为伦理规范产生的始初缘由。 周人如是,那么,说“周之德,其谓至德者也已矣”(《伦语·泰伯》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的孔子又是怎样的呢? 与周人的“逻辑”一样,孔子虽然也说过“畏天命”之类的话,但总的说来,对天鬼之事是持怀疑态度的。正如他的学生们所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孔子自己也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雍也》)与此怀疑天、鬼的思想相联系的就是强调“德治”,注重“德化”。通俗地说,就是强调和注重道德教育。 何以见得呢? 甲、从《论语》中关于“德”的篇幅来看: 我们知道,“《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语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者。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因此,《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材料。也就是在这一重要材料中,有30章出现“德”字,共出现38次。诸如“民德归厚”、“崇德辨惑”、“至德”、“好德”、“乱德”等等。这是从字面上言及“德”字的情况来看。在《论语》中,字面未提而内容是讲“德”的则更多:其间作为“德”的重要内容的“礼”字出现74次;作为“德”的核心的“仁”则高达109次。无怪乎,孔子自己也说:“志向在道,根据在德,领先在仁,游习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进而对“德之不修”的事引为“吾忧”(《述而》)。 乙、从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来看: 孔子对学生有各不相同的多方面的评价。其间一次对他十个学生的特长分别进行评价时,表现了他对“德”的重视。如《论语》载道:“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在此,说孔子“建立德行科”“与后世大专院校的系(科)设置相类似”(燕国材著《先秦心理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固然牵强,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重视对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进行专门教育和训练”(同上)的真实。并且,在排列学生的特长顺序时,孔子注重以“德行”为首位,这就不能不说明德育在孔子这位古代教育家心目中的地位了。 丙、从孔子的德育思想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来看: 孔子的学生子夏曾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我们认为,子夏在这里道出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虽说没有学习过《诗》、《书》、《乐》等,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的思想固然偏颇,但是,我们却不难看出孔子德育思想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同时因此亦不难看出作为先生的孔子对德育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