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10岁,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朋友,甚至为了有朋友和他一起玩,有时都没有了自我,别的孩子想怎么样都行,哪怕人家根本不尊重他,就只为了可以在一起玩耍。要就此对孩子进行干预吗? 马紫月:这位家长在问题中给出的信息不多,“没有了自我”的表现是什么?父母又是怎么和孩子相处的?当然,我们知道,孩子乐群,爱和朋友一起玩是件好事,这说明他乐于交流,与人合作和适应的能力也比较强。通常孩子在社会群体中和自己家中的表现会有区别,他们会意识到这两种环境是不同的,和朋友在一起时自己不是特殊的,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得到无条件的照顾。所以要想在同伴当中获得接纳,就必须发展出一定的交往策略。如果孩子看重友谊,认为在和小朋友交往中,通过一定的谦让和妥协可以使自己更开心地融入,并享受这个过程,我们就不能把这些行为称为“没有自我”。相反,这可能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体现——了解自身想法和他人之间的不同,并尝试在中间寻求平衡点。所以更多时候,我们不要拿成人的经验去衡量孩子,而是在孩子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做一个好的观察者,发现他与人交往时的喜好,是否对于什么类型的朋友都过于顺从,还是只对特殊的、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更倾向于妥协。相信父母会发现孩子其实有他自己的“处世之道”。 当然,父母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地去培养孩子的主见。例如,平时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多用疑问句和孩子交流,征求他的意见,认真而有兴趣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对好的想法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同。让孩子感觉到他的看法对别人来说经常是重要而有益的,从而更加自信。最后,父母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或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了解,不是朋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合理的,对于不当行为不能盲从,增强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弓立新:家长总是一个矛盾体。当孩子过分迎合朋友失去自我时,家长就很焦虑,迫不及待地自我反省,要改变这种状况。试想,如果孩子在班级里总是趾高气扬,唯我独尊,没有可以一起玩乐的朋友,家长是不是又开始着急了呢? 同伴交往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有助于孩子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交技巧。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孩子能锻炼和别人交流的能力,特别是语言技巧。其次,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积极探索的精神。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属于群体和被接纳的感受。这种感受只有在群体中获得,而无法在一对一的友谊关系中得到。归属感的需要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变得更为强烈。最后,儿童的同伴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儿童才能根据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往经验确立自我,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在我看来,恰当的办法是家长多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很快乐,就不必过多干涉。如果发现孩子有感到委屈的时候,就倾听一下孩子的诉说,启发他思考更多的交往方式,让他在不丧失自我的情况下和小伙伴愉快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