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儿子一起克服数学恐惧

作 者:
张琦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3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也许是遗传,我父亲年轻时数学学得不太好,一直以来,数学都是我的弱项。令我苦恼的是,我的儿子对数学也充满“敬畏”,而且在他上幼儿园时就已经显山露水了。课堂上老师安排小朋友们数数,别人很快就数好了,我儿子却数来数去数不清,急得大哭。后来儿子上了小学,情况更糟,数学单元考试常常不及格,有两次甚至捧了“鸭蛋”回来。我非常着急。

      一天,我的一位教育学博士朋友告诉我,相关研究表明,数学学习能力对孩子日后的成功至关重要,学生在小学和幼儿园时表现出来的数学学习能力是他们在日后学习中能否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预报器,其预示作用甚至超过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阅读能力。听了朋友的话,我更加着急,开始敦促儿子加倍努力地学习数学,常常出题给他算,并再三强调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没想到,我的督促反而让儿子对数学产生了抵触心理,一到上数学课他就烦躁不安,做家庭作业也常把数学拖到最后,要我们从旁指导才能完成。

      儿子的表现让我苦恼万分。想起自己曾经对数学的恐惧,我不寒而栗,真怕儿子步我后尘。不能让数学这只拦路虎成为儿子学习生涯中的梦魇,我决心和儿子一起打一场数学攻坚战。

      为此,我特地咨询了相关教育专家,问像我们这样缺乏数学“天赋”的人能不能突破“天赋极限”。专家的答复让我眼前一亮,“只要制订正确的教育方案,就算是患有数学恐惧症的父母也能教出一位数量分析家!”

      专家说,其实我的数学恐惧并不一定是遗传,极有可能是受了父亲的心理暗示,即父亲说他数学学得不好,被我听到,便把自己偶尔一两次的数学成绩不理想跟所谓的“遗传”结合起来,最终强化了这种观念,越来越恐惧数学,数学成绩也再难有起色。反过来,我又用这种心理暗示影响我的儿子。比如,此前,为了督促儿子学好数学,我常常教育他说,数学很难,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学好,而且,学不好数学将来会很吃亏,等等——原来,这些消极言论会给孩子造成“数学很难,就连妈妈学了这么多年都学不好,我也不一定能学好”的心理阴影。根据专家指导,我决定首先改变自己说话的内容,多发表积极言论,帮助儿子摆正心态,摘掉有色眼镜看数学。

      接着,我买来很多趣味性数学书籍,抽空甚至熬夜将它们一一读完,然后用书中的有趣例证同儿子进行交流,以激起他的兴趣。同时买来一些传授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的书,比葫芦画瓢地教儿子,并把其中的理论拿来和儿子探讨。

      “老妈,你不是很讨厌数学吗?怎么现在狂说数学的好话?”儿子见我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忍不住问我。我回答说:“是啊,以前是很讨厌,不过最近我突然发现数学挺有意思的,现在我开始喜欢它了!”虽然最初我的确是在撒谎,但慢慢地我发现,其实数学真没那么讨厌……

      我还将数学融入了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结合实际生活给儿子出考题。比如我问儿子:“咱

      家有8双旧筷子,10双新筷子,隔壁阿姨来咱家借15双筷子,把旧筷子都借走了,那么还要借出几根新筷子?”“妈妈买了两篮苹果,第一篮25个,第二篮19个,从第一篮中拿几个放入第二篮,两篮的苹果数相等?”又比如,全家自驾游时,儿子问:“还有多长时间到达目的地?”我便顺势引导,让他根据里程路牌和车速仪表盘显示的数据,算出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

      比起算题,儿子更喜欢看故事书,于是我便改编了不少经典故事,将数学问题融入其中,并在结尾提出问题。我将自己改编的数学故事装订成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儿子,没想到儿子十分欢喜,算起题目来也积极多了。

      此外,我还经常浏览一些跟数学有关的网站,找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来提问儿子。我最喜欢的是一家叫做“趣味数学”的网站,我从那儿学到了不少帮助儿子学好数学的新方法。

      为了激发儿子的数学兴趣,我还聘请儿子当我的数学老师。我告诉儿子,我由于从前没有好好学习,对数学书中的许多问题至今都不太懂,希望他能系统性地为我讲解一遍。儿子很孝顺,对我这个如饥似渴的“老妈学生”很在意,为了回家后给我讲课,课堂上学起数学来果然又用心了不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就跑去问老师。

      现在的儿子,已经完全消除了对数学的偏见,开始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数学成绩有了大幅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