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孩子作文恐怕是很多家长最头痛的事了。买了很多作文辅导方面的书,也不忘让孩子摘抄好词好句,节假日也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开阔眼界。可是一到写作文,孩子仍像是挤牙膏,写几句,数数字数,字数若没达到要求就再写几句。很多孩子因此写出来的作文满篇概括叙述,犹如记账,读来枯燥无味。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着急、焦虑,不知该如何指导才最有效。下面我向家长介绍几个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而且实用易操作的几个妙招。 以《第一次炒鸡蛋》中的这段文字为例。 原文:我先把鸡蛋敲碎,放进碗去,用筷子搅拌。然后放入了盐。再点燃煤气灶,锅里放了油。过了一会儿,把鸡蛋打进锅子,不停地翻炒,过了几分钟鸡蛋就炒好了。吃着自己炒的蛋,心里乐滋滋的。 妙招一:层层追问法 家长可以通过提问来指导孩子扩展情节,把情节写具体,也就是多问几个“怎么样”。 问题1:你是怎么搅拌鸡蛋的? 问题2:点煤气时心情怎么样? 问题3:你是怎么翻炒的? 问题4:自己第一次炒的鸡蛋味道怎么样? 修改后:我先拿起鸡蛋,轻轻磕在碗沿上,一下就把鸡蛋敲碎了。将蛋黄蛋清放进碗去,用筷子搅拌。然后放入了盐。点煤气的时候心里很紧张,生怕那火苗会蹿出来。锅里放了油,过了一会儿,把鸡蛋打进锅子,拿起铲子把蛋一会儿翻到这边一会儿翻到那边,不停地翻炒。过了几分钟鸡蛋就炒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呵!稍微咸了点,可我吃着自己炒的蛋,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在使用层层追问法的时候,家长应注意追问的方向要紧扣中心,在这个中心点上深入挖掘,形成习作的着力点。学会了这招,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试着提出问题,通过不断地解答问题进而对整个事情有比较具体细致的描述。 妙招二:慢镜头回放法 家长可以把一个场面或片段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动作,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用“慢镜头”逐一定格,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使文章写得细致又深刻。 定格1:我敲碎鸡蛋时。(敲了几下?面部表情?……) 定格2:我搅拌鸡蛋时。(左手拿什么?右手怎么搅拌?……) 定格3:放盐时。(放了多少?放了几次?……) 修改后:我拿起鸡蛋轻轻地敲了一下,没碎。两下,还是没碎。我想:哼,我还敲不碎你?我加大了手劲,重重地一敲,这下敲碎了,可蛋黄都溅到我手上了。把蛋倒入碗里后,我左手端起碗,右手用筷子把蛋黄打碎。然后我想,该放盐了。我先放了一小勺,想起妈妈炒蛋时好像是放两勺的,于是我又添了一小勺。之后我点燃煤气灶,锅里放了油。等油锅发出“嗤嗤”的声音时,把鸡蛋打进锅子,不停地翻炒。过了几分钟鸡蛋就炒好了。夹起一块一尝,味道不错啊!吃着自己炒的蛋,心里乐滋滋的。 妙招三:多感官记录法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说要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写作文时也要调动孩子通过记录多种感官的不同角度的感受,让作文“声、形、色、味”俱全。 第一次炒鸡蛋,我们的各种器官,又有哪些感受呢? 1.眼睛:视觉感受。(炒蛋的颜色,前后颜色有变化吗?……) 2.鼻子:嗅觉感受。(炒蛋的香味如何?……) 3.耳朵:听觉感受。(鸡蛋下油锅时发出什么声音?……) 4.舌头:味觉感受。(炒蛋过程中尝了咸淡吗?炒蛋的味道如何?) 修改后:我先把鸡蛋敲碎,放进碗去。此时蛋清和蛋黄是分离的,我用筷子把蛋黄打碎,等到蛋清和蛋黄融为一体再放入一些盐,接着再打,把鸡蛋液和盐搅拌均匀。这时,我点燃煤气灶,锅里放了油。等油锅冒烟发出“嗤嗤”的声音时,把鸡蛋打进锅子。这下油锅唱得更欢乐了。我赶紧用铲子炒,炒了一会儿,一股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过了几分钟鸡蛋就炒好了。我把鸡蛋盛到盘子里,尝一口,香香的、嫩嫩的,味道好极了!吃着自己炒的鸡蛋,心里乐滋滋的。 在这个指导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独特的感受。就算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东西,每一个人感受也是不同的。不要把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孩子。也正是因为每个孩子的感官不同,感受不同,对东西的描述也就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了。 妙招四:巧用好词、修辞法 准确地使用一些成语、好词,加入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可使描写对象更加形象、具体、感人。指导孩子写作时,可以适当给孩子提供一些词汇以帮助孩子调整语句。也可以提供一些熟语、谚语、名言、广告语、歌词等。 如提供语句:小心翼翼、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口味独特、回味无穷、把美味和营养卷起来。 修改后:我先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壳敲破,鸡蛋流进碗里,蛋白是透明的,黏糊糊的,蛋黄是金黄的,蛋黄就像坐在荷叶上的小姑娘一样光彩鲜艳。第二步,我放入了一小勺盐。然后用筷子搅起来,不一会儿就搅匀了。接着我点燃煤气,锅里放了油。等油冒烟了我赶紧把鸡蛋倒进锅子,不停地翻炒。看着鸡蛋液慢慢地变硬,感到挺神奇的。厨房里马上飘起了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真是口味独特,回味无穷啊!吃着自己炒的蛋,心里乐开了花。 值得提醒的是,采用这个方法的过程中,家长要采用讨论的方法,不要让孩子觉得你是在教他,是在把家长的词语灌输给他,而是要让他感觉到你只是在帮助整理他的思想,整理他的观点而已。也就是说要“润物细无声”,父母这样做既不能让孩子察觉,让他抗拒,同时又实现了你当父母的“指导”的成就感,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