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培育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跃先(1965-),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副教授、博士,山西 临汾 041000;李婉婧(1988-),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山西 临汾 041000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

要实现对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培育,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一个重要渠道;参与校园的政治生活、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对于培育大学生的健康政治心理有很大作用。在当代,研究政治心理培育的聚合理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合力实践,既是实现政治心理培育主体的协调性、政治心理培育内容的衔接性、政治心理培育方式的配合性和政治心理培育手段的综合性要求,更是实现培育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根本保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3 年 10 期

字号: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活跃的社会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政治心理对中国政治的未来走向有着较大的影响。培育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对于大学生自身政治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培育目标:优秀政治人格的建构

      政治人格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持久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在政治心理中具有重大的作用,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和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承担的角色”①。政治人格是由政治道德、操守和技能组成的。

      1.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前提和现状

      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建构是建立在坚定的理想信念基础之上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所追求和向往的奋斗目标,是人生观的核心。大学生应具有丰富的知识、优良的品德、过硬的能力,有很高的理想和志向,要实现理想和追求就必须确立和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②邓小平在1978年4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培养人才的标准,1980年5月,他提出:青少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③首次以“四有”的概括表达对新人培育的要求,1985年3月他进一步指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再到胡锦涛同志都一再要求全党,既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又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现阶段基本纲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统一。所谓“有理想”,就是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理想是大学生的社会政治观点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为大学生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和坚守,是他们政治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虽然我们在大学生中一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在其政治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传统政治文化和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残余依然对他们有影响,表现出极强的矛盾性:第一,心理依附与独立自主的矛盾。社会转型要求大学生能够独立自主。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格价值的确立与人们的群体观念和等级观念密切联系,人格价值只有在群体关系中才能得以体现。受这种历史环境的影响,在我国大学生的人格上也形成了心理依附倾向,从而使有些大学生的人格日益失去独立自主性。第二,固守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矛盾。社会转型要求大学生要有开拓创新精神。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前在一些大学生的政治人格中还存在着固守传统价值观念的倾向,面对社会变革中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还缺乏应变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开拓创新的观念和批评错误思想的勇气。第三,小团体意识与海纳百川的矛盾。社会转型要求大学生要有包容开放的心态。而在我国传统社会中非常注重人情关系,重视小团体的利益,亲情、友情往往大于法律与政策。受之影响,大学生的小团体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乏对他人应有的宽容和海纳百川的意识,呈现出与现代社会要求明显不相适应的地方。

      2.建构大学生优秀政治人格的意义

      在马克思看来,在政治国家中显示出来的“‘抽象人格’是最高的政治人格,是整个国家的政治基础”⑤,构建大学生合格政治人格的意义非常重大。我们应当对大学生在政治人格培养中反映出的优秀品质予以肯定和发扬,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关注和正视,在此基础上积极努力构建、培育大学生优秀的政治人格。大学生在政治心理上呈现的显著特征,既构成对大学生发挥其社会功能的限制和障碍,但同时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源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功能设置了选择空间,集中表现为引导与建设的功能分化与整合。

      (1)大学生政治人格的构建是培育大学生民主政治意识之要求。政治人格水平能反映一国政治生活民主化的程度和水平。从根本上看,民主政治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健康政治人格的确立。从长远的意义上讲,可以说大学生优秀政治人格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以及政治文明的构建。同时,大学生是文化生产的主力军,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生产出社会所需的各种精神文化产品。

      (2)优秀的政治人格建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全体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一种政治文明的建立,必然要求对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培养,使之向现代社会转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事业的核心和精髓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现代文明的传承者、现代科学知识的接受者和学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者,他们的政治人格健康与否将会对整个国家的政策、法律和制度的有效贯彻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生政治人格构建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长远需要。

      (3)大学生政治人格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文化建设是重要的任务,必须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在政治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违背的现象,这些都冲击着大学生政治人格的确立。在高等学校大力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大学生政治人格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先进文化、锻造精神支柱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优秀政治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将在政治实践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中国共产党所坚持和倡导的指导思想、理念与培育大学生优秀的政治心理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引导青年知识分子科学认识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境遇,自觉增强对党的信任,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来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榜样作用,引导人们积极拥护党在现阶段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它将对社会道德的建设起影响和制约作用。在任何民族和国家,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会对大众政治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历史表明,大学生政治心理可以促使青年知识分了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大力推动我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就是青年学生追求民主和自由,弘扬爱国主义情感的典范。三是它将对政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产生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一旦陷入误区,陷入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泥潭当中,就会挫伤社会对大学生的信心,从而导致更多的人政治责任担当的丧失,其结果是十分可怕的。因而,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善于负责的精神,势必会对整个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