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区域物流信息资源实现共享的边界确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物流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发展,及其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深入,互联网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物流是为了迎合社会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要求,对服务、货物及相关资源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实现经济高效的正向储存及流动,包括供应链上所涉及的执行方案、计划、实施和管理的过程[1]。区域物流是现代化物流领域一个重要的应用方面,与区域产业结构及区域经济有着紧密联系。区域物流是指随着国家合作与社会分工之间的关系增强,在一定特殊经济的区域内实现物质实体的储存、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运输、装卸、包装、配送等资源的流通,从本质上讲就是区域范围内物流的基本流动[1]。区域物流的信息资源实现有效共享,能够实现区域物流的信息资源有效管理,提高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和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于物流的需求。 为此,将构建与区域物流的相关活动技术、知识、图像、资源、文件、数据及信息等有密切联系的,建立在互联网角度上与市场预测、库存策略、市场变化、市场供求、市场库存状态、交通运输及政策等相关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2 互联网条件下区域物流的信息资源特征分析 2.1 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机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从互联网的角度看,由于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特定的经济活动会频繁发生,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区域物流信息资源也会在瞬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使区域物流信息资源具有实时性、动态化和时效性的特征[2]。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内的物流信息资源的价值增长和衰退的速度非常快。 区域经济中实体企业的快捷化及高效运行客观上要求物流流通速度有保障,因而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管理的系统需要统一、科学和有效的机制扶持,以保障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的实时性、动态性和时效性,实现对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 2.2 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的电子化与网络化 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某个经济区域内,经济活动会表现得活跃异常,经济区域内所有的内部关系也比较密切,使运输、包装、配送、库存、分拣、流通加工等信息大量产生,而且分布在区域内的仓储部门、运输路线、客户、生产企业、物流中心及中间商之间,不同的环节分属不同的任务及服务要求[3],从而导致区域范围内物流信息资源具有信息资源数量大、范围广和涉及面多等特征。 互联网背景下,为了保障区域物流的信息资源能够顺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求,适应企业的开发性需求,应对区域内的物流信息资源做到科学、有效、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电子化、网络化。 2.3 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实现的先天条件 在某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持某种联系的,由于生产产品及服务要求的相同或者相似,物流信息资源的表现就会相对比较稳定和集中,这个区域内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会相近或者相似,这就为国家或国际上物流信息实施标准的条件和环境提供了便利。同时,区域范围内地域因素的相似性,也为物流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4 物流信息资源系统化的建设条件 区域物流信息一般不只包含企业内部的决策、各种管理及作业信息,还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信息,与区域物流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设施设备及条例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和信息[4],这就要求区域物流系统对这些资源和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研究和筛选,以使区域物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而互联网为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的分类、筛选、研究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3 区域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构建的价值体现 3.1 从企业角度分析 传统物流信息资源仅仅是单一的物质之间的分散或者集合,一次性的物质实体在流动过程中的实现,必须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信息资源价值不仅没有体现,而且运行的成本还很高,传统的物流效率相对较低。 区域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区域内的物流信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能够被社会及节点的实体使用,区域物流信息资源在区域内能够保障实现高效运行,有助于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企业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物流信息资源如果不能够实现有效共享,物流的信息资源就会出现滞后、流通不畅及失真的现象,从而引发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及不确定的库存因素[5]。区域物流信息资源实现有效共享,可以保障企业的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畅通,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够就决策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效抵御市场经济变革的风险,共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还能够为企业销售、顾客分析、采购及供应商的选择等经济活动提供便利,为企业提供有效、科学、合理的信息,方便企业进行重大决策,有效提高决策的效率。在互联网条件下,计算机数据系统的庞大信息资源可以将物流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汇总,物流信息资源在运作过程中,能够对市场进行分析、选择标本,发现和创新市场机遇,从而更好地实施销售、采购及库存等策略,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2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