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主体的城镇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特征

——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

作者简介:
吴箐(1966- ),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 E-mail:wuqing@mail.sysu.edu.cn;程金屏,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钟式玉,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广州 510070)。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从城镇人居环境特点及不同主体的需求出发,构建了一套包括5个综合指标项和32个要素的城镇人居环境指标体系。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非参数检验分析,揭示了不同主体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特征;运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探讨了城镇人居环境要素需求差异性影响因素及不同群体要素需求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受访者对闲暇活动等10个要素的需求表现出差异性,对生活能源等22个要素的需求表现出共性;居住时间和经济状况对不同主体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的差异性影响最大。同时结合4个类群主体的差异性环境要素需求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新塘镇未来人居环境优化应该重点建设的内容。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4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12-12-19

      1 引言

      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包括安全、健康、便利和舒适四个方面的居住环境理念以来[1],地理学、生态学等学科分别从人地关系[2,3]、城市生态[4,5]、社会发展[6,7]等不同方面开展了人居环境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从不同地理尺度研究了人居环境特征[8-11],探讨了人居环境评价的影响因素[12-14];二是基于生态学理念,构建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5-17],实现了人居环境质量的量化评价;三是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研究了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18,19]及不同人群的需求特征[20-24]。整体而言,当前人居环境研究在尺度上多集中于城市及其内部空间,忽视了城乡结合部的城镇人居环境研究;同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往往受到学科的限制,难以全面反映城镇不同需求主体的“生态宜居”需求特征;且多数研究是从大众视角出发,难以揭示不同居民个体和群体的人居环境要素供需关系的差异性,以及居民社会经济属性对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的影响。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城镇居民需求呈现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必然体现在不同主体对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的差异化,且城市化过程中多元组成的不同主体需求应该作为城镇人居环境优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以广州市新塘镇为研究对象,从不同主体的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特征并探讨社会经济属性与要素需求之间的差异化关系,一方面有利于探讨城市化过程中不同主体人居环境要素的差异性需求特征,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指导快速工业化、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城镇人居环境要素的供给、配置和优化。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广州市新塘镇地处东江下游北岸,紧邻东江水源保护区,是联系惠莞深和广佛肇经济圈的广州东部卫星镇,呈现“南水北山,西林东田”的自然山水格局,生态本底优良。镇域总面积251.51k,总人口44.6万人,是以牛仔服装、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房地产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强镇,同时也即将跃升为广州东部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2010年其经济实力位居广东省“十强镇”第七位,2011年工农业总产值912.66亿元。

      作为一个典型的多功能混杂、冲突特征明显的城乡结合地区,新塘长期以来“粗而快”的发展路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城镇用地破碎等问题。从各种人居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来看(图1),商业网点、市政机构、医院等主要集中于城镇西南部的新城区,而东部、北部的老城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相应设施的配置较为缺乏。在镇域范围内,学校、医院和消防安全、社会治安、交通安全、城镇防灾预警、环境治理设施的建设较为滞后;公共绿地、游憩开敞空间、滨江生活岸线不足。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镇特色、文化包容尚未得到重视,与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因此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结合不同主体的需求来建设城镇人居环境显得特别重要。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于问卷调查及相关统计资料。首先,基于5‰的抽样比率,在全镇通过居委会、村委会、企业以及政府职能部门随机发放2000份调查问卷(回收1563份,回收率78%,其中有效率为91%)。受访者详细经济属性构成见表1。其后,将表1中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居住时间、经济状况等属性因子进行了标准化数值处理(表2)。

      

      图1 新塘镇人居环境要素现状分布图

      Fig.1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human settlement elements of Xintang Town

      

      2.3 研究过程与方法

      首先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问卷进行显著性检验处理,得到不同主体对各要素的需求差异性结果。其次,运用Jonckheere-Terpstra检验二维定类变量(性别)和多维定类变量(职业)对要素需求结果的影响;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定序变量(年龄、居住时间、学历、经济状况)与要素需求的相关关系。再次,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主体的社会经济属性中提取出社会阶层属性和属地依恋程度两个主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将被访者分为四个类群,并探讨不同类群主体对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的差异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异。

      3 城镇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