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冲突中的心理演变与思政教育的自觉策应

作 者:
周鸣 

作者简介:
周鸣,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 周鸣(1969—),女,黑龙江鹤岗人,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教育。

原文出处: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东西文化交织,传统与现代文化更叠,政教文化与娱乐文化碰撞,城乡文化差异等等所形成的心理冲突,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可能诱因。面对大学生如此剧烈而复杂的文化心理冲突,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成为冲突的一方,而应该寻求解决冲突的办法。最核心的理念是,大学教育的文化体系是一个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思想的自由论争为特征,以智慧探寻与传导为目的的文化体系,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融入这个体系之中,并与这个体系在思想上、认识上达成实质上的一致。同时解决楔入性、重复性教育与拒纳性接受的冲突,实现从思想楔入到思想交流的转变,从文化自守到文化包容的转变,从思想教化到智慧开启的转变。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3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93(2013)02-0039-05

      大学是当今文化变革时代文化冲突最为集中的所在,而大学生是感受当今剧烈文化冲突最为直接的群体。多质性的文化在校园内外交织碰撞,不仅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而且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他们或者选择了不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而走向心灵的解放;或者因为难以选择,又无法平息已然发生的冲突,而陷入心灵的困境。面对这样的状况,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着清楚的了解,更应该反省自身的文化观念、文化立场与教育行为,并在这些冲突面前做出自觉的策应,自觉的调适。这不仅是解决大学生文化心理冲突所形成的问题的必需,而且是提高自身教育价值的必需。

      一 大学生文化心理冲突的基本状态

      在近几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及心理普查、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大学生群体在大学这最具有文化气息的地方,经受着来自于多方面的、不同质性的文化冲击。冲击之下,有的人可能以平和的心态做逐渐的甄别、选择与吸纳,并将其中富于生机的文化元素为我所用;有的人则在冲突之中或偏执一隅,或无法调和,或迷失自我,乃至于酿成心理问题、心理疾患。如果暂时撇开个人因素、人际关系因素不谈,仅从这种心理冲突的角度来审视,与大学生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文化心理冲突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西文化交织形成的心理冲突

      东西文化在思想本质上有许多互通之处,那是人类思维与思想的相通性所致,也是人类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共同追求所致。但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在价值观、历史认识论、政治认识论、社会认识论等方面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这就是文化的“通性”与“间性”的问题。本文无意于去梳理这些差异的具体所在,却必须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以最为积极的心态接受西方文化,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使他们的价值观与认识论发生了与我们的期望不同的改变,而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所坚守的传统文化观念以及符合于现代中国需要的特色化的现代文化观念,必然与之形成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认识与人生态度,甚至于伴随着其它影响因素的介入,有可能导致诸如偏激、不满、愤懑等等情绪的形成,并迫使他们改变学习态度和生活行为。

      (二)传统与现代文化更叠形成的心理冲突

      虽然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得到高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却是我们正体验着传统与现代文化更叠所形成的心理冲突。比如,传统文化观念中诚信、节义、孝敬等一些重要的人格信条在与特定的新文化氛围中形成的新人格信条相互碰撞。又如,传统的价值观中君子固穷、以义制利的观念在与急功近利、追逐私欲的潮流相撞击。此外,传统审美观念中以对称为美、以和谐为美、以雅致为美的观念,在与种种反美以为美的观念相矛盾。这些不仅表现在观念形态上,并且以新的格言形式在大学生中流布,甚至已经相当充分地体现在他们的行为当中。毫无疑问,文化是一种在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的精神现象,我们不能否认古今文化的碰撞,会导致许多新的文化质素的产生,会推动我们民族思想与文明的前行,但我们又不能不重视传统文化观念的良质如果被丢弃可能造成的巨大缺憾。而古今文化更迭所带来的心理冲突,自然应该成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现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在比较大程度上秉持着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一些精神与观念,我们都在试图用我们曾经认可的那些文化内容匡正不断变异的大学生的观念与行为。我们或可能常常以过来人的口吻和先验者的认识教育年轻人“我们过去如何如何,所以你们应该如何如何”,然而,我们正遭遇着强烈的反击:“这都什么年代了,你们还是老一套的思想!”于是心理冲突就有可能酿成心理深层的难堪,有可能影响到外在行为的叛逆。

      (三)政教文化与娱乐文化碰撞形成的心理冲突

      不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度,做为公民都必须面对自己所置身其中的政教文化,包括社会制度、主导思想、公众行为等等方面的政教文化都必然以巨大的内在传递力量和外在输送力量到达于公民的心灵。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即是在大学里传输政教文化的最直接、最核心的部分。我们设置了一批相关的必修性课程,我们规定了基本的课程内容,我们在按照既定的口径与步骤向学生进行楔入性“教育”,我们也按照这种政教文化观念在学生管理之中推行我们的教育。

      然而,正像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那样,另一方面,以娱乐为主旨,以放弃思想、拒绝崇高为特征的娱乐文化却在以极为强势的吸引力、极为快捷的感染力影响着年轻的大学生。如果说这也是一种教育的话,它是以自然化传输与自愿化接受为特征的,而它与政教文化碰撞所形成的心理冲突,也不断地反映在大学生对人生的认知、对世界的评判上。

      (四)城乡文化差异形成的心理冲突

      大学生来源于界域区别非常明显的两大块:城市与乡村。这个很自然的现象所引起的影响过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但是,在大量的接触中,我们感受到城乡文化差异在大学生中所可能形成的心理冲突。中国的城市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也是经济生活条件远高于乡村的区域,它所形成的文化观念相对来说进步一些,科学一些,虽然城市也存在着诸多的文化缺陷和文化陋习。中国的乡村文化和乡村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然而相对于城市来说,它毕竟还要滞后很多。尤其是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乡村所形成的观念误区还被家长们程度不同地传导给他们的后代。他们的后代带着明显的乡村文化烙印来到城市大学中学习,并几乎一致地期望自己通过大学的教育,将来走出农村,融入城市,使自己和后代都成为城市人。

      然而,他们又要经受城乡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冲击。比如:在福建农村非常顽固而普遍地流行着男儿传宗接代的观念,读书是为了赚钱,会赚钱不必太多读书的观念,上大学就是为了改变农村身份的观念等等,这些观念深刻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弟,使他们在大学与城市文化的氛围之中,就多了一些包袱,形成一些不易排除的焦虑。焦虑或可能转化为压力与动力,又有可能转化为心理障碍与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