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服务和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作 者:
冯刚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收入分配、教育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关于人的发展、人的幸福的问题得到特别的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成长自然也是题中之义。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各地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把握规律,着眼于服务和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2012年,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配齐配强专业人员、提升队伍素质、建设课程体系、拓展工作平台和化解心理危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1.健全体制机制,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规范发展。自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来,各地各高校积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对组织领导、工作机制、队伍建设、条件保障、课程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做出制度性规定,着力加强教学体系、活动体系、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程度。

      2.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思政司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精品示范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优质教材资源。各地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越来越多的高校不仅将之纳入必修课范畴,还开设多门相关公共选修课并进入新生入学教育等教育教学环节。建立起了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的全覆盖,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3.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载体。各地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深入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心理博览会、心理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校刊等多种媒介,利用博客、微博、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传播渠道,营造出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同时,一些高校还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并支持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朋辈辅导等途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心理需要。

      4.加强培养培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专业素养。连续每年召开全国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总结经验,研究问题,部署工作,谋划发展。通过举办各种论坛、专题培训班,结合海外研修等形式,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养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有的省市和高校还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到境内外高校交流学习、研修培训。各高校也注重分类分层地组织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学生骨干及相关人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通过持续的培养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人员结构和工作质量都逐渐优化。

      5.强化危机干预,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素质,关注学生的幸福成长,更要注重因材施教,积极关注特殊群体,主动干预紧急问题。去年,我们继续开展了高校自杀死亡学生数据统计和情况分析工作,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各地各高校也按要求做到了数据按月报、主动报、零报告,事件发生一例、报告一例、总结一例、分析一例。部分地区和高校还加强了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完善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预案,建立了心理危机转介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

      回顾总结一年的工作,我有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为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联合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强调坚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强与大学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其实,人的思想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心理的影响,有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是因为思想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方面,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为有效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夯实心理素质基础。一个大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否正确认识自己,能否成功与他人交往,能否恰当把握、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能使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和加强,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学习、生活与成长,而且攸关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关注各类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材施教,差异指导,着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