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邻国日本的少年司法制度,从1922年制定第一部《少年法》(旧少年法)算起,①至今为止已经经过了整整九十年的实践和发展,相对而言比较成熟、完善。其中有不少地方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本文将从日本少年司法的历史发展、少年法的基本理念、少年司法基本特征这几个方面对日本的少年司法制度进行介绍,并在分析日本少年非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日本少年司法制度对我国的启发,以期能够为我国在实践中适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提供参考,提高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水平。 一、日本少年司法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在日本除了面向成年人的刑事审判制度(刑事程序)之外,还存在少年审判制度(少年保护程序)和儿童福祉制度(儿童福祉程序)。因此,处理少年的非行与问题行为,②会同时涉及刑事程序、少年保护程序及儿童福祉程序。但如后所述,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少年司法实践,少年非行事件一般都是在少年法的框架之下优先适用少年保护程序。 日本第一部《少年法》制定于1922年。依据该《少年法》,未满18岁的人为少年,少年违法犯罪时,对其是适合处以刑事处分还是保护处分,检察官必须做出决定(检察官先议),被定为适合处以保护处分的少年将会被送往“少年审判所”这一行政机关接受审判。相对而言,刑事司法的色彩较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宪法的全面修正,日本在参照当时美国标准少年裁判所制度的基础上,在1948年对旧《少年法》进行了全面修正,制定并公布了新《少年法》,这就是日本的现行《少年法》。③新《少年法》分为总则、少年保护事件、成人刑事事件、少年刑事事件、杂则、附则六个部分。除附则外,正文共有61个条文。新《少年法》从实体处分和程序两个方面设计了一套完全区别于成年人的制度。因此,可以认为日本的少年法是日本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特别法。 根据日本的官方统计,日本少年刑法犯的被立案调查人数,在1951年为166,433人达到第一个高峰,随后在1964年达到238,830人形成第二个高峰,之后在1983达到317,438人形成第三个高峰。从1984年起一直到1995年,逐年下降,之后是有增有减。从2004年起继续呈递减状态,至2010年为127,188人,比2008年减少了4.1%。从人口比看来,从2004年到2010年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④出现第一个高峰的时代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经济困窘、秩序紊乱,整个社会还处于混乱之中。第二个高峰的背景是,十多岁的人口激增,经济处于高度增长期,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代表的巨大社会变革加剧了各类社会矛盾。第三个高峰的背景是,日本进入经济发达社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家庭与地域社会的保护、教育机能变得低下,增加了各类犯罪机会。⑤ 二、日本现行少年法的基本特征 (一)少年法基本理念 日本现行《少年法》第1条规定:“本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少年的健全发展,对实施了非行行为的少年,处以矫正性格和调整环境为内容的保护处分,同时对侵害少年以及少年福祉的成人刑事事件采取特别措施。”这是日本少年法的基本理念。因为少年的人格尚处于未成形阶段,其非行行为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其自身也是受害者,而且少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起成年人更容易被教育和改善。因此,对少年的基本刑事政策不应该是科处作为报应的刑事处罚,而应该主要是科处以教育为目的的保护处分。国家的介入是出于对少年的保护,所以这一理念也被称为“保护主义”理念。该理念的理论基础是“国亲思想”,即少年走上非行道路的主要原因是其所在家庭未能正常发挥监督和教育职能,所以,国家就代替少年的家长行使亲权,为促进少年健全发展而采取一定的措施。 日本现行《少年法》所指的少年为未满20岁之人(《少年法》第2条第1款)。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年龄的判断基准时间为作出处分的时间,而不是指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日本《少年法》的规制对象为少年非行,包括犯罪少年、触法少年和虞犯少年这三类少年的非行(《少年法》第3条)。其中犯罪少年是指14岁以上20岁未满,有犯罪行为的少年。触法少年是指14岁以下触犯了刑罚法令的少年。因为日本《刑法》规定未满14岁的人为完全无责任能力,⑥所以14岁以下的少年即使触犯了刑法,也不会被定为犯罪行为,于是这类行为就成为少年法的规制对象。虞犯少年是指14岁以上20岁未满,根据少年的目前表现,虽然还没有犯罪或非行行为,但是存在《少年法》第3条第1款第3项所规定的四个事由的其中之一,而且根据其性格和生活环境,在将来有可能犯罪的少年。这四个事由是:有不服从亲权者正当监护的习性;无正当理由不回家;与有犯罪习性之人或道德低下之人交往,或者经常进出猥亵场所;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倾向。这其中每一种行为本身都没有触犯刑罚法令。可以看出,日本少年法的管辖范围,不仅包括犯罪少年的犯罪行为,也包括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未构成犯罪的触法行为,还包括连犯罪构成要件还都没有符合的虞犯行为。显然其规制范围比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要宽泛得多。这应该是与重在面向未来,教育改善失足少年,防止非行再犯,而不是针对过去,对非行行为进行惩罚这一日本少年法的根本宗旨有关。⑦ (二)少年司法程序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