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青少年与成年人的合作伙伴关系

——积极青少年发展视角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田国秀,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

原文出处:
前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待他们、如何定位他们、如何影响他们、如何发挥他们、如何与他们相处,是成人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这关系到社会的未来走向,也关系到当下的社会行动。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是当代青少年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新思路,在融合与优化青少年与成年人关系方面启示良多。

      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的源起

      迄今为止,对青少年的认识与解释主要分为两种取向。一种被称为“消极取向”,将青少年视为“不完善的个体”,成年人以“完善”为标准,检验青少年问题,预防青少年偏差。因为“完善”是一个终极目标,成长中的青少年不可能完善,成年人总能从青少年身上发现问题、找到毛病,属于典型的“问题思维”模式。20世纪90年代,与“消极取向”对应的“积极取向”应运而生。“积极取向”以积极视角认识与解释青少年发展,关注青少年身上的生机、动力与潜能,将青少年“问题”作积极解读,认为问题是生命探索的伴生物,是青少年富有激情、渴望成长的表现。它提醒成年人与青少年同行,而不是站在高处对青少年指手画脚、吹毛求疵。积极青少年发展视角为重塑青少年与成人关系带来了契机,为创新社会建设、启动社会动力、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保障。

      积极青少年发展的核心理念是:相信每个青少年个体都具有优势,这种优势是由青少年个体的可塑性决定的,源于青少年个体在结构功能上具有的改变的潜在性。每个青少年个体都有潜能去改变他们自己成长的过程,具体细化出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凸显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青少年是积极、主动、平等的社会参与者。在接受成年人服务、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他们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体现自己的主体性、主动性和领导力,以及对社会和未来作出积极贡献的能力。成人社会要主动、自觉地倾听青少年的声音,走进青少年的内心,尊重他们的主体性。青少年是自己成长经历的作者,一定会表达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感受,他们享有被其他社会成员倾听的权利。青少年需要像成年人一样,拥有民主、平等的地位和空间,青少年的“声音”应该被成人社会重视。

      将青少年视为发展性资源。所有青少年都应当被看做是一种具有发展性特征的资源系统。发展性资源是指个人发展以及个人与环境或不同系统互动产生的动力,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个体因素、家庭因素、邻里环境、课外活动、青少年的责任感、青少年的参与性、与成人社会的连接、青少年的身份建构等都是发展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青少年的能力与优势。以积极态度看待青少年发展,重点关注青少年的优势、能力与潜质,以及激活、启动这些潜质的方法,促进与鼓励青少年参加有价值的活动,发掘青少年的建设性资源。而不是单纯执著于青少年暴露的问题,只专注于矫正、治疗、纠正他们的问题行为,被问题左右和牵制,而忽略了问题背后的动力与生机。

      青少年参与是“青成合作”的起点

      在世界范围内,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群体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最初的“矫正教育对象”到中间的“被动接受者”再到目前的“合作伙伴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宽容、民主、开放、积极的态度。

      青少年被作为“矫正教育对象”时,成人社会很少看到青少年身上动力、生机、潜能的方面,看到的往往是偏差、顽劣、破坏的方面。成人社会以教育者、改造者、惩处者的身份出现在青少年面前,双方进行着一场监视与反监视、控制与反控制、权威与去权威的游戏。其后果是,青少年与成年人彼此防御、互不信任、斗智斗勇、双向消耗。

      青少年被作为“被动接受者”时,强调成年人经验的重要性,青少年发展被定位为接受经验、领会经验、效仿经验的过程。当青少年以言听计从、俯首帖耳、规矩顺服的形象出现在成年人面前时,成年人是否意识到,这也是一种消极、被动、疏离冷漠、得过且过的人生状态,导致的是青少年群体丧失锐气、缺少激情、不思进取的行为模式,对社会、对家人、对青少年自身都是极其危险的。

      “合作伙伴关系”是改善与修复青少年与成年人关系的明智之举。成年人不再扮演青少年的说教者、监督者与对立面,希望以理解者、倾听者、陪伴者的角色与青少年同行,共同面对社会的变革与时代的变迁,共同思考人生的问题与命运的选择,共同承担社会的责任与历史的使命。让青少年参与进来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环节。

      在参与的性质上,以主体身份参与。参与的真意是在场,具体是指思想、心理、态度、感受的在场,而不是人在心不在,形在神不在。与青少年工作时,成年人不能把青少年仅仅当做听众、陪衬或辅助,而是要让青少年承担任务、担任主力、负有责任,为青少年搭建舞台、创造机会、营造环境,使其成为社会建设、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2008年四川救灾抢险、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服务、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庆典等重大事件、重要活动中都能看到青少年的身影,青少年的作用非比寻常,青少年的价值极大彰显。其中原因在于成年人以充分的信任、积极的态度、开放的姿态把青少年推到了前台,让出了舞台,使青少年的主体性与责任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与实现。这些事例告诉我们,青少年是有能力的,问题的关键是要给他们机会。

      在参与的价值取向上,兼顾社会全体利益。强调青少年参与绝不意味着剥夺、削弱成年人的社会意义与社会地位。成年人作为相对年长的一代,在经验、人生阅历、思维方式、行为策略等方面必定具有青少年不具备的资源与特点,发挥成年人的优势与长处应当是青少年参与的前提与方向。青少年富有激情、充满活力、敢想敢干,但在激情、胆识与干劲的同时,还需要审时度势、全面关照、理性周到,需要成年人予以提醒、给予帮助。以2008年四川地震灾区救助为例,抢险大军、援助主力、志愿者队伍太多是年轻人激情澎湃的身影,相当多富有爱心、人道主义情怀的青年人捐资捐物、奔赴抢险一线。但因为缺乏统一部署和全面协调,造成灾区人满为患,供过于求,反而不利于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平稳推进。党和政府迅速做出整体部署,省市联合、对口救援、抢险为先、兼顾重建,使得全国一盘棋,各行各业有序进入,既疏通了全国人民表达爱心的渠道,也理顺了海量资源有序进驻的通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