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学研究一瞥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为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100091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97年4月,中国人学学会(筹)在北京宣告成立, 这标明中国对人的研究已步入一个广泛展开阶段。国内人的研究经历了一种怎样的历程呢?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又怎样呢?

      一 研究历程与现状

      人学在中国形成如此研究规模仅经历19个年头,其历程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发轫阶段、 继起阶段和展开阶段。 发轫阶段(1978 —1984年)讨论的主要是人道主义、人性、异化等问题,其思路多是指向过去,即在对“文革”十年浩劫置人民于非人境遇的批判中展开理论思索。积极开展这种思索的主要是哲学界人士,著名学者王若水《关于“异化”的概念》〔1〕的文章揭开了中国人学研究的序幕。自此以后, 对人、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的关注者日众。

      继起阶段(1985—1989年)由人道主义的讨论转入人的自主活动、“实践的唯物主义”、主体性等等的讨论。这种讨论背后的动力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对主体的讨论中促动着人学这门学科的建构。国家科研管理部门这时亦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指导。1988年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中,即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研究”选题。就是在这一年,高清海、孟宪忠发表《从人的研究到人学》〔2〕一文。而黄楠森、夏甄陶、 陈志尚等学者此时正在计议编纂中国第一部《人学词典》,接着黄楠森、韩庆祥发表《关于建构人学的几个理论问题》〔3〕。 这种情况预示着国内广泛展开人的研究时代将要到来。

      展开阶段(1990—1997年)对人的讨论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理论上怎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建构人学,并就人学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展开探索;二是实践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现实进程与人的关系展开探索。这一阶段的讨论范围更加广泛展开,中国学界尤其是哲学工作者广泛加入其中。至1997年,国内发表有关哲学人学的论文计有3千余篇,著作数十部, 还出版了两部辞书:黄楠森等主编的《人学词典》,孙鼎国、李中华主编的《人学大辞典》。在这一阶段的讨论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学术势力和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哲学系人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等。另外,河南省、河北省亦先后成立了人学学会。

      从1978年底第一篇有关异化论文的发表到1997年4 月底中国人学学会(筹)的成立,中国的人学短短18年零5 个月走完了西方数百年的人学历程。这种巨大成绩足令人欣慰。然而中国人学由于刚刚起步,与西方人学不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它要缩短落后于国外研究数百年的差距,的确是任重道远。不过,幼儿期的中国人学一开始就处于较高的发展起点上,因为它不像西方人学发育时那样有神学的枷锁和专制主义的摧残,尽管它也遭到“左”的干扰。这种高起点表现在它一开始就以学科形态出现,学者们首先要做的是在理论上讨论人学与哲学的关系,人学的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诸问题。如果以世界文化为背景把镜头对准中国人学界,就会发现其研讨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颇使人感兴趣。这里简述一些有代表性学者的看法。

      (一)对于人学与哲学的关系的看法,黄楠森、高清海、韩庆祥三学者各执一见。黄楠森认为:“哲学可以包括人学,但决不可等同于人学。”因为“人学研究人,而不是人的世界”。把哲学与人学混为一谈,于哲学和人学的发展都不利。高清海的见解正好相反,他认为:人是宇宙精华的结晶,人创造了自己的第二生命,已属于类的存在,运用种的认识方法难以把握人的本性,只有具备有关世界各种学科的知识基础,才有可能彻底认识人。“这样理解的人学,从根本上说来必然同时也就是世界观理论,即哲学。”韩庆祥则认为:“哲学既不是人学,人学也不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哲学的当代形态主要是人学。”根据是:“每一时代都有自己形态的哲学”,“当今时代应该是人学。因为当今时代精神体现为对人的强烈呼唤和关切。”〔4〕

      (二)对哲学与人学关系看法的不同导致对人学对象和内容的看法分歧也较大。黄楠森等主编的《人学词典》云:人学是“关于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它不同于人的科学(sciences of man), 也不同于人类学(anthropology),也不同于人的哲学。人学是一门基础科学”〔5〕。韩庆祥认为“人学研究的对象,是完整的个人及其本质、 存在和发展的规律。”〔6〕袁贵仁的看法与此大致相近, 但没有强调整体或完整的人。孙鼎国、李中华主编的《人学大辞典》强调:本辞典所使用的人学实际上是指“哲学人学”。季羡林在该辞典的《序》中说的亦明白:“人学”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人本身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三个问题的中心环节是“人”〔7〕。 叶舒宪在《马克思主义人学初探》一文中则认为:人学是关于“现实的人”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8 〕而董武清的《实践人类学》一书则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人类学”与“人学”等同。

      (三)由于对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看法不同,导致其研究方法也不同。或者说,正是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才使人们对人学的对象和内容理解有异。黄楠森等人认为,人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它的最直接的指导思想是唯物史观。”〔9 〕韩庆祥认为:“人学是在‘人的科学’的基础上,运用综合的方法,对完整的个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整体思考。”高清海认为:“对人必须多学科、多侧面地去进行研究”,以“探求人的特殊本质”〔10〕。邹学荣等主张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研究,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并注意跨学科研究和应用研究。 〔11〕而王锐生着重探讨人的个性、价值观等问题,认为这对“人学”学科的建设“极为必要”。他曾强调只能对人的问题作不同侧面的研究,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人学的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但是,今日的人类已意识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问题已摆在任一民族的面前,故各国学者都更加关切人的前景。在这种背景下,今日中国人学的内容已不再只是重复西方人学的过去了,它必定有自己的内容和特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