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学模式的“创新”构架

——哲学与经济学人性模式的比较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俊一,1958年生,现为辽宁大学哲学系教授。

原文出处:
江海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关于人的研究,从文化史的角度可以简要地划分为“人道”和“非人道”(非人道并非反人道)两种类型。“人道”的类型属于人文学科研究的范畴;“非人道”的类型属于自然科学。在“人道”的研究层面,有的侧重于规范研究,如哲学、伦理学;有的侧重于实证研究,如经济学、管理学等。如今,中国学者所提出的“人学”更多地是指向“人道”研究的层面。总的倾向是试图把“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操作中,经济学、管理学借助于哲学的概念比较“自然”;哲学、伦理学诉诸于经济的“模型”则较为鲜见。它表明二者对人的研究方式还存在着很多差异。通过二者研究方式类型差异的比较分析,提出人学研究模式的“创新”构架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问题的提出:何谓“现实人”

      1.中国学术界对“现实人”的“通行”看法。哲学对人的研究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题目,但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土化”以后,学术界几乎都认同“现实人”这一解释构架。对于怎样才算“现实人”,虽然没有实证性的“细化”说明,但有两点却非常明确:其一,吃、喝等行为不是“现实人”的行为,因为这是17世纪、18世纪乃至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以及“自然人本主义”的“人性模式”即“自然人”。其二,理性选择等行为也不是“现实人”的行为。因为它是“唯理论”直至黑格尔“理性主义”的“精神人模式”即“理性人”。这两种‘人”都可以用一个笼而统之的词加以概括——抽象。任何关于人的研究,只要被冠以“抽象”一词,都被视为“片面”的同义语。唯一可以被视为“现实人”的定义是“经典”教科书中“生产关系总和”的概念。这一定义实际上把“现实人”理解为“经济关系”的存在。但“现实人”在经济关系(生产关系)中是如何“发生”的,怎样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中“生成”,并没有得到系统的说明。只是以经济关系为背景,把人的本质规定为“阶级性”。在此基础上,探讨“阶级人”与“所有制”的政治关系,提出了人性发展的政治目标。这一目标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现实目标——“革命人”;其二是理想目标——“全面人”。

      2.具体学科对人研究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随着具体学科的发展,“人”日益被具体学科“分解”出来。虽然具体学科对人的研究不一定是哲学界所认同的“现实人”或有“片面性”之嫌,但具体学科对人研究的成果及其对世俗生活的应用,给人的感觉似乎越来越“现实”,反而哲学界关于人的“经典”定义似乎显得越来越“抽象”。至于这种“感觉”是否正确,暂且不谈,仅就目前“哲学文章”中使用具体学科“……人”等词汇的日益增加而言,至少证明,具体学科关于“人”的研究成果,对哲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它表明,哲学与具体学科关于人的研究存在着“互补”的可能性。但“互补”的前提是首先确认“差异”的合理存在,而不能简单地把“差异”视为“片面”。实际上,正因为具体学科对“人”的研究存着这种“差异”,才使每个具体学科对“人”的研究获得了存在的权力。

      A.心理学对人的研究。心理学对人的研究以行为科学的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最大。行为科学的理论假设非常简单,不过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经验:“刺激—反应”。到后来发展出一个“刺激—选择—反应”的三元理性模式。但其意义除了知识论的层面之外,更重要的是把这一简单的行为模型应用于行为控制的研究。“刺激”被拓展为各种“激励—约束”的信号,“选择”被拓展为理性的或非理性的“决策”机制。“反应”被拓展为以人性目标为根据的不同层次的实现方式。行为科学的这一研究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至于今天改革开放对企业经营“转轨”机制的探讨,“信息—决策”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成了最时髦的提法,应用起来也颇见成效。没有理由说,心理学对人的研究不“现实”。但把心理学所设定的“人”说成是“自然人”(生物人)”、“理性人”、还是“社会人”呢?不太好归类。

      B.社会学对人的研究。社会学对人的研究似乎与大陆“正统哲学”的提法颇为接近,至少在“社会人”这一概念上有一致的地方,即人是社会的产物。但细究起来,出入也比较大。社会学虽然研究的是社会行为,但其出发点却是个人。群体行为被看作个人行为的“放大”。沿着“个人—社会化”(家庭,学校、群体、组织、社区)行为的思路研究人,其目的是对社会冲突的控制和协调。社会学通过统计调查的方法对行为选择的概率趋势进行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学虽然研究的是“社会人”,但其对“社会人”研究的模型更多地是从“个人”行为的微观模型中“类比”衍化而来。抛开其概率的研究方法不谈,仅就其对“社会人”的定性研究来看,与“正统哲学”逻辑设定也有很大的差异。分歧的焦点在于: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到底应如何“定位”。

      C.经济学对人的研究。如果说分歧,恐怕今天的市场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与“正统哲学”最不相容了。市场经济学为了论证其“看不见手”的原理,“明目张胆”地假设“经济人”,即以利己为动机的“理性人”,即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市场经济学从研究人的需求和满足入手,但对需求和满足都做了一定条件的限制,即把需求和满足纳入到价格机制的运作中加以理解。需求不是一种逻辑演绎的可能性,而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满足不是概念推演的“合题”,而是一定“价格”下的供给。生产者在一定的价格机制下追求盈利最大化;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机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在“看不见手”的作用下,生产者与消费者在价格竞争中获得平衡。按照“正统哲学”的观点,“经济人”、“理性人”的观点无疑具有“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色彩。但市场经济的经验却表明,“经济人”的研究假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