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网络中的“国家”观念

——评关于信息社会的“超国家主义”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严耕,北京林业大学社会科学系; 陆俊,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超国家主义”的产生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很少有一种技术能够像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一样唤起公众如此的热情,激发整个社会对未来的想象力。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不是单面的,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电子信息网络把整个人类统合为一个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只有依赖网络才能正常高速运转的所谓“网络信息社会”。

      而网络所构成的社会统一体,与我们今天所处的现实“物理”社会在结构和形态上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它打破了现有国家概念中特有的“地理”和“国境”界限。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计算机通讯媒介相互交往,形成一种可称之为“虚拟共同体”(virtual community)、“虚拟社会”(virtual society)或“全球电子空间”(global cyberspace)的独特社会面貌。 人们只要端坐在自己的计算机前,就可以完成许多过去需要“跨国界”才能实现的行为。一个中国普通用户,简单到只要具备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就可以“进入”法国卢浮宫去领略那众多世界名画的风采,而不用去办理出国所需要的烦琐手续;留学也将不一定非得出国、签证,远程教学同样可以完成学业。当然,这一切对许多人而言在今天还不是现实,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各国都纷纷加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情况下,这样的日子不会遥远。电子信息网络的发展必然对现有的国家观念产生挑战。这其中隐含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在一个网络社会中如何保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地域”、“团体”,或政治学的、社会学的“集体意识”?

      “就好像樟脑丸会从固态直接挥发一样,我料想在全球性的电脑国度掌握了政治领空之前,民族国家根本不需要经过一场混战,就已经消失无踪。毋庸置疑,国家的角色将会有戏剧性的转变,未来将越来越没有国家的发展空间。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78 页)我们把这种认为国家将由于电子空间的普及必然消失的观点称为“超国家主义”。

      “超国家主义”者的论据往往是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典型性的事例。他们指出,有许多事例表明,由于电子网络信息传送方式的超国家性,处于不同国家、被不同法律和伦理规范着的人们在电子信息网络上交往时,在把国家间的法律和伦理用在电子空间时会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法律的适用性的问题。极端者如尼葛洛庞帝,他说:“大多数法律都是为了原子的世界,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定的……电脑空间的法律中,没有国家法律的容身之处。”(同上书,第278 页)

      尼葛洛庞帝认为,1995年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托马斯夫妇完全遵守社区道德标准和当地法律,循规蹈矩地经营一个电子公报牌(传送和张贴色情图片)。有一天,田纳西州的一个邮政人员和他们的电子公报牌连上了线,并且不喜欢他在上面看到的东西,他觉得有充分的理由诉诸于法律解决问题。这对加州夫妇被控违反了田纳西州的法律,因此受审并被判刑。他们被成功地引渡到田纳西州去了。我们认为,这一案例同样适用于国家之间的法律差异现象。可以设想一种情形:如果一个人在A 国在网络实施合法行为,但它违反了B国法律,那么如何对这种行为进行法律界定? 这种法律间的国与国冲突只是从一方面,或者说只是从反面突出了网络社会的国家问题,实际网络生活中国家问题的困境要复杂得多。“超国家主义”由此产生。

      二、“超国家主义”的三种表现形式

      “超国家主义”直接由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引起,但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其理论的基础也各不相同。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景的不同看法和对因特网不同的“读解”角度,形成了不同的“超国家主义”理念。

      1、“第三次浪潮”文明观的“超国家主义”

      这种观点以托夫勒为代表,他认为,我们现有的国家观念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而随着第三次浪潮文明,即信息革命的发展,这种国家观念再也不符合新文明的要求,因此,旧的民族国家观念必然要被新的“国家”观念所取代。他把那些要求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思想统统放到旧文明观的范畴中去,认为这些民族的国家概念是不合时宜的旧的政治意识形态。“许多高科技社会的人们很难理解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动机。他们狂热的爱国主义激情令人费解。形成对照的是,民族主义者也无法理解有些国家怎么竟然允许其他国家侵犯其神圣的独立。然而,第三次浪潮经济推动的商业和金融的‘全球化’,经常穿透新民族主义者视为无上神圣的国家‘主权’。(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9页)

      对未来的“超国家”现象,托夫勒夫妇怀着激情描述道:“随着第三次浪潮对民族经济的改变,民族经济被迫放弃部分主权,接受国与国之间经济与文化的相互渗透。因此,当经济落后地区的诗人和知识分子还在创作国歌的时候,第三次浪潮国家的诗人和知识分子已在讴歌‘无国界世界’和‘星球意识’的理念了。”(同上)

      托夫勒所说的上述“事实”本身就值得怀疑,其中有两点可以单独提出来加以设问:首先,国家概念过时了吗?其次,发达国家的知识分子真的已经在高唱“国际歌”了吗?这里我们先不加以评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认为在信息时代,国家界限将消除,也应该消除,信息时代是一个“无”国界或“超国家”的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