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之求索

——兼评近年来的若干哲学争论(续完)(下)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剑杰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 南京 210001

原文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四、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选择论需要科学的界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的哲学理念意义重大。

      近年来关于选择论的讨论与争论在哲学报刊及其他报刊上展开。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强调历史规律的绝对客观性,号召人们服从历史规律,自然是没有选择论的位置的。因此,乍一提出选择论大有“离经叛道”的嫌疑。但是,我们也都承认,我国经过新民主义到达社会主义是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这壮了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人的胆,要去研究选择论问题。

      “选择论”者,论“选择”也,可以这样地论,也可以那样地论,这里有是非之分,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来解释选择问题,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从实践论的观点看,人类活动有不可选择的绝对性方面,又有经过选择而形成展开的相对性方面。绝对性、无可选择性指谓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本身。这是凭借经验可以确定的事实。这里可以列出五个要点:(1)人类脱胎于生物中的高等动物, 它与动物一样是有生命的存在物,它有维持生命与延续生命的最基本的需要。这是与生俱来的绝对必然性。(2)人通过生产劳动而形成为人, 人以生产劳动为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生产劳动的实践也就是绝对必然性。人们可以作其他的选择,但是人必不可以选择不劳动,如同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28〕显然人不愿意灭亡,那就必须从事生产劳动。(3)劳动与需要是相互促进的。 “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29〕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是不断提升的,生产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进步就是绝对的客观的必然性。某些社会集团会选择倒退,但那只能葬送他们自己。(4)为了从事生产劳动,人类必须和自然界发生关系, 因为生产劳动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过程,积淀下来的物质力量人们称之为“生产力”;同时,生产劳动不可能由“鲁滨逊”式的个人来完成,这就发生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力怎样,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也就怎样。 (5)人类进步,最基本的是生产力的进步,同时,人们相互间关系也就不断趋向进步。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生产力向着极大发展和物资极大丰富的目标推进,而当生产力达到这样地步的时候,人划分为阶级就失去了根据,人类真正的自由和共同人性就会实现。

      相对性、可选择性是指谓具体实践过程的展开。具体实践是具体的主体在有限时空域内展开的感性活动,这里的前提是主体遇到的既成条件,对于从事某项具体实践活动的主体而言,这是初始条件系统。问题在于:这一初始条件系统中潜在地存有一个“客观可能性空间”——由质上各不相同,量上也不一样(每一种可能性都有其变成现实性的几率,整个客观可能性空间有一个几率分布)的各种可能性组成的结构。这样,主体就有进行选择的必要与可能;而如存在着对立的主体,则选择本身就是对抗或竞争。选择是意志行为,它本身不能证明自己;只有把所作的选择转化为实践,让实践来检验校正被择意志,才能最终地决定选择的命运。这样地理解“选择”是实践论的,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而所谓“主观”就包含了意志,包含了选择;而选择又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得到确证。这样地理解“选择”又是唯物论的,因为选择是在一个客观地存在的初始条件系统的约束下进行的,是被其中潜在的“客观可能性空间”的结构所制约的,不是任性的行为,而且选择的命运是由客观实践决定的,任性的选择必将失败,这样地理解“选择”避免了历史机械论而论证了历史的统计决定论。就是说历史的具体过程是复杂曲折的,在每一个可以测定的时段上,多种可能性与主体选择激烈竞争着,发生许多的迂回曲折的事件,呈现出很强的统计性质,但是,具体历史过程依然是有规律的,因为在“选择——检验——再选择——再检验”的过程中,会形成一条不可移易的轨迹,这就是具体的历史规律。

      绝对规律和相对规律的统一,历史的非选择性与选择性的统一,这就是科学的历史观。

      选择论方面的争论很需要总结。否定选择论的学者,他们坚持了历史的绝对性方面,没有认真地研究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具体历史过程,研究历史主体面对的各种可能性,研究他们从自身的社会地位与价值方针出发的选择,研究这些选择对历史过程造成的严重影响,因而也就不能深刻地解释现实的历史和相对的规律。许多主张选择论的学者中,有些人并未正确地解释选择。他们忽略的是:(1 )人类实践的总过程有着非选择的绝对必然性。按照模态逻辑成立的“P 是必然的——当且仅当——非P不是可能的”公式, 断定必然性是断定相反情景的不可能性。对于任何主体而言,你不可能无需求,不可能不生产,不可能不面对既成的生产关系及其结构,这里起作用的就是绝对必然性的力量。(2)人类具体实践过程中的选择受无可选择的初始条件系统的制约。 选择性与非选择性是并存的:既有选择,就有非选择;反过来说,既讲“不能选择”同时也就承认“能够选择”。无疑,“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30〕但是,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决定,是决定它的一个可能性空间。如马克思所说“缝纫机”这种生产工具可以“无差别地与一切社会的经营方式相适应”,〔31〕如我国经验表明的,工场手工业这种生产方式既可能与资本主义相联系,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等等。这就有了选择问题。(3 )从主体选择到客观规律有一个展开过程。我们可以在使用手工工具的条件下,选择合作社的社会形式,使它发生一定的历史作用,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合作社应当以机械化为基础。如果合作社为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并最终与机械化结合那是合规律的;而如果把工场手工业式的合作化绝对化,这样的合作社是不可能站住脚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