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及时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干扰。在学习《决议》的过程中我感到,不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不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干扰,不划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界限,就不可能自觉地、坚定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动摇。因此本文试从基本理论与现实实际的结合上,就这个问题谈点学习体会,有些基本理论本已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确证的真理,但有的人至今还在攻击它,说它“已被证伪”、“完全过时”。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成上学这个重大的是非界限不可不划分清楚。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划清这个重大的是非界限,有些内容属于学术问题和认识问题,但有的也确实属于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因而也是个政治问题。 一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 223页)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或精神和自然界,“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两大阵营。”(同上,第224页) 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掌握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界限的根本点。各派哲学的根本立场如何,它们之间的根本分歧何在,哲学基本问题就是进行观察和鉴别的试金石。近年来,针对哲学基本路线,冒出一股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我们要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自觉地站在最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用哲学基本问题作为武器,对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潮进行具体分析,识破和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 (一)否定哲学基本问题 前几年,有人公开发表文章批判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主张要“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他们玩的一手把戏,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歪曲的解释。说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超越性本质”是因为它继承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双方的优点,又克服了双方的缺陷,因而超越了双方的对立而达于统一,它“再也不能被容纳于传统的唯物论与唯心论派别对立的模式”,因此得出结论:“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秘密,引起哲学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实质所在”。学过《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同志都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中,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同时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神秘的“外壳”,把彻底的唯物主义和革命的辩证法内在地统一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这种变革,是在唯物主义的基点上进行的,是把哲学上的一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派别推向前进了,这绝对不是什么“超越”唯物唯心的例证。 “超越论”者提出所谓“超越本体论”,还玩了一手把戏,就是把“人化自然”的现象解释歪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自然界,已经不是洪荒时代没有人迹的自然界,而是打上了人的实践印记的自然界,很大部分是经过人的加工改造的自然界。即是说,人的劳动已部分地以物化的形态凝结在客观自然之中,马克思将这种现象升华为一个深刻的命题:“人化自然”。有的人根据“人化自然”的观点,提出所谓“超越本体论”,认为既然在客观自然中也有人的劳动因素,有人的实践的印迹,因此客体中也包含了主体的因素,主体和客体的界限可以超越了。这种歪曲是不值一驳的。人化自然,经过人的实践加工改造过的自然,还是物质的东西。物化劳动是物,属于客体的范畴,并不属于主体的范畴。“超越论”者对这种“人化自然”现象的曲解,同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是以物质决定精神,主体反映客体为前提的,他们则混淆客体和主体、物质和精神的界限,从而企图抛弃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二)否定客观实在的客观性 列宁给唯物主义的奠基石——“物质”下了著名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20—121页)。列宁在批判“存在就是被感知”的主观唯心主义时,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并作了肯定的回答:“地球不但在人类出现以前而且在一切生物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同上,第62、69页)1988年,金观涛出版了《人的哲学》,以“大无畏的言词”“勇敢地宣布”了他的“重大发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月亮在无人看它时确实不存在!”“唯物主义今天已经被证伪了!”(《人的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7页)看,“月亮在无人看它时确实不存在”。金观涛是通过歪曲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关系”,来为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提供“科学基础”的。自20世纪以来,人类对微观粒子的研究表明:微观粒子具有一些和宏观物体不相同的特殊性质。如果说对于宏观物体可以用确定的位置和动量来描述它的状态的话,那么对微观粒子就将由在空间的位置的某个分布函数或动量的某个分布函数来代替。微观粒子的坐标和动量将不再具有确定性,而是以某种概率分布函数的形式出现。(参见《求是》1989年第23期何祚麻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