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因而是一种以实践性为本质特点的唯物主义,亦即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现了对以直观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为特点的旧唯物主义的扬弃,具有鲜明的辩证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特点。所以,实践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共产主义世界观。那种曲解实践唯物主义的原意,把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我国哲学界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是实践性,不是辩证性、历史性,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是辩证性和历史性,因而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反对用实践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不难看出,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点与辩证性、历史性特点对立起来了。 我们认为,实践性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因而赞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同时,我们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点内蕴着辩证性、历史性等特点,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可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换言之,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对立的,把两者对立起来的任何一种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必须更加全面准确地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旧唯物主义的扬弃。所以,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我们先要从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谈起。 在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 即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外在于主体人、与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直观对象,只是把人看成是直观者,没有从主体人的实践方面理解客观世界、理解人、理解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懂得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和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和意义,亦即不懂得主体的能动性。因而“直观性”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九条直截了当地称旧唯物主义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并深刻地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2] 那么,马克思所指出的旧唯物主义这一主要缺点与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等缺点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认为,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等缺点是其直观性这一主要缺点必然导致的结果。 首先,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必然要导致机械性的缺点。由于旧唯物主义只是从直观的形式来理解事物,决定其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不能看到事物内部的能动方面以及由这种能动性所形成的事物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只能得到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当他们去把握运动时,只能把握凭感官可以直观到的以位移为特征的机械运动,认为“运动就是失掉了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3]。 把运动的原因看成是外力的作用,最终把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归结为机械运动,用机械运动来解释各种现象,甚至把人所特有的各种生理现象也都归结为机械的运动。如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就认为人的身体是一架机器,人的活动都是机械运动。他举例说:“突然面临一个万丈悬崖,不是大吃一惊,身体机械地向后退缩么?……一棒打下来,眼皮不是机械地闭起来么?瞳孔不是机械地在阳光下收缩以保护网膜,在黑暗里放大以观看事物么?冬天我们身上的毛孔不是机械地闭起来,使寒气不能侵入内部么?……肺不是机械地不断操作,就像一架鼓风的机器一样么?膀胱、直肠等等的括约肌,不是机械地发生作用么?心脏不是机械地具有比一切其他肌肉更强大的伸缩力么?”[4]所以, 在哲学史上从霍布斯开始的近代唯物主义鲜明的机械性缺点决不是偶然的,是由其固有的直观性这一根本缺点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导致的必然结果。 其次,旧唯物主义脱离实践只是从直观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并非仅凭直观来认识世界,从根本上说,是在自己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来认识客观世界的。在实践中,人不仅能把握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可以通过对自己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理解内在地把握客观世界,逐步达到对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把握客观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辩证法。因为实践是暴露和认识事物本质的根本途径,是一种超越现实存在的革命批判的物质运动。离开实践就不可能有深刻和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揭示客观世界的辩证法。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5] 而旧唯物主义恰恰不懂得实践在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和意义,仅仅把物质世界看成外在于人的直观对象,满足于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直观关系,不能把客观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6]。 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时说,费尔巴哈由于仅仅局限于对感性世界的直观,因此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7]。马克思举例说, 费尔巴哈在现代的曼彻斯特“只看见一些工厂和机器”,而100 年以前“在那里只能看见脚踏纺车和织布机”。所以,自然界这种巨大变化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存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只要它那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费尔巴哈)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8]。总之,费尔巴哈由于仅仅强调“单纯直观”、 “普通直观”、“二重直观”,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9], 因而使他深深地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沼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