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吗

作 者:

作者简介:
丛大川,大连水产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何为马克思的科学观点?何为马克思的哲学观念?两者如何划界?时下学术界把马克思文本中的唯物史观特定表述加以任意拓展,其内容是唯物史观涵盖不了的,由此混淆了科学和哲学的区别。于是学界又提出“广义唯物史观”和“狭义唯物史观”之分。问题在于:唯物史观再“广义”也还是“唯物”,也难以包含马克思以批判“拜物主义”和“物役性”为中介的人的自由发展观和自由王国论。

      本文将马克思的科学观点和哲学观念作出相对的划分,并认定唯物史观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而是马克思的科学观点,只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

      唯物史观不是马克思的哲学观念而是马克思的科学理论

      国内青年学者任平提出了哲学的“划界思维”,认为“划界思维”是解构旧哲学重构新哲学的“阿基米德点”,认为在哲学史上经历了如下重大划界阶段:存在与非存在——本体论划界;可知与不可知——认识论划界;可说的和不可说——语言论划界;人化与异化——人本哲学划界;在场与不在场——后现代哲学划界;实践世界与未实践世界——马克思主义划界观。并认为:“没有划界思维,就没有新哲学阶段的诞生”[1],我认同这一观点。哲学发展到马克思的时代,以往的哲学划界争斗已成历史上的古战场,马克思面临着哲学彻底的哥白尼革命,哲学的划界也成了马克思解构旧哲学建构新哲学的头等大事。最能体现马克思哲学划界思维的则是马克思在创立自己的新世界观时为人类留下来的并铭刻在他的墓碑上的如此划界论断: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革世界。”

      这可以说是人们引用和解释得最多的一段话。这段话在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系统中至少有这样一个严重悖反:如果承认这是马克思对新旧哲学的划界,那么传统模式中占主导成份的对自然和社会的解释还算是马克思的新哲学吗?如果说算,那么你是否还坚持马克思的这一划界。我认为,马克思并不一般反对“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是认为,“解释世界”是各类科学的任务,是科学家的事,不是现代哲学家的事。至于以往的哲学家做了许多科学家该做的事,那是过去思想史的局限,而现代的哲学家应将“解释世界”的任务留给科学家而专事“改变世界”的问题。

      这一段话对国内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系统,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这类解释系统遵照“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字面含义将马克思哲学视为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和唯物主义的实践历史哲学。那么仅仅从“唯物主义”的大原则来理解实践合乎马克思的本意吗?不从“人类本性”和“人的自身能力的发展”的原则能理解实践这一善恶存在吗?就是在《关于弗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并未给“实践”下出一个所谓的科学唯物主义的定义,倒对实践给出了人道主义的价值约定:如“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实践中受到革命的改造”、在“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谁来“批判”、谁来“革命”?合谁的理,合谁的意,谁来革命?那就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1]。就是说,仅仅停留在对实践的揭示和表达上还不是哲学,许多技术工程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均是关于如何实践的理论,或者说充满着“实践精神”,但这并不是哲学。马克思的新哲学就是站在“人类社会和社会的人类”的“立脚点”上对“改变世界”的实践进行批判、革命、超越、扬弃和否定,使之合乎人性之理之情之意。所以马克思的新哲学本质上是人的“意义”和人的“价值”的哲学,是人道主义的实践哲学和“实践的人道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或科学的实践观,也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或科学的唯物主义。

      关于科学和哲学的划界,恩格斯有一段更明确的论断:即自然与历史领域已经归入“实证科学中去了”,给哲学留下的只有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2]。这“纯粹思想领域”恩格斯意指“辩证法”。非常明确,关于解释自然和社会的自然理论和历史理论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至于“辩证法”,恩格斯确实留下一本《自然辩证法》,就其主要内容是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依马克思和恩格斯自己的“划界”,尚属自然理论和方法,而不是哲学辩证法。新哲学的辩证法这时只留下了人类从自身的本性出发对现存和实践进行批判和革命的“否定性辩证法”,是价值和意义这一“纯粹思想领域”的辩证法。

      那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实证科学还是哲学?

      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公认有如下几段,也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系统尊为经典表述或基本公式的文本根据。

      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那一大段话:“这种历史观(可称为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笔者释)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发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3]

      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们脱离现实基础在“纯粹思想领域”进行思辨并以此取代实证的历史科学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这是从天上降到地上的哲学意识形态,但这是用思辨哲学代替实证历史科学的“幽灵”和“怪想”,是无用的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后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践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4]请注意,前面那段“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用的是“解释”,这里用的是“描述”,而且明确表示这种“解释”和“描述”是“真正的实证科学”,就是说这种解释观点和描述方法不是思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而是实证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唯物史观仅仅是对这类实证科学内容的总的观点,本质上是描述实践和解释意识及表达现存的实证科学。而批判、超越、否定现存和实践的理想性哲学观念不在唯物史观的表述之内,而在“共产主义”一节的人的自由、自主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性观念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