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的研究要进一步引向深入,很重要的方面是有赖于评价问题研究的开展。国内近年出版的几部关于评价理论的著作,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构建价值评价理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冯平同志的《评价论》(东方出版社1995出版,以下引此书只注页码)即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部。 (一)评价问题研究的意义不止限于一般理解的价值论的分支,它几乎成为我们时代问题的焦点,哲学和科学上很多重大难题的汇聚处。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值和价值关系是构成我们生活、实践的内在目的和普遍内容,也是构成和推动着社会历史运动的实际环节。而评价是“人把握客体对人的意义、价值的一种观念性活动”。(第1页)作者指出,评价揭示价值关系的存在及其程度、性质,对活动、实践及其可能的后果作出价值判断,它把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调节、控制和导引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提供确立目标和诸项选择取舍的内在依据。尤其是我们看到,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时代,人的能力空前增长,实践活动的规模大大扩展,其能动性和探索、创造的性质也越来越突出,同时也出现活动的负面效应问题。选择可能性范围的扩大和造成的影响日益深远,使得评价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人类活动的每一领域,都要求人们事先对活动的意义、目标和手段的确定、可能的前景和后果、代价等作出系统的评价和论证,要求科学和哲学对价值和评价提出可信、可行的系统理论,并尽可能使之精密化。现时代又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新旧观念和规范的更替冲突,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评价标准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的存在状况受到普遍的关注,这些也都提出了导引价值观念合理变革和研究、确立合理的社会评价标准和体系的问题。 评价问题又是一个难度极大的研究领域。价值论较之哲学的其它分支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其中评价理论的研究又最为薄弱。从总体上看,整个西方价值学理论中对评价问题缺乏系统的、相对独立的研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的研究成果中,虽不乏关于评价问题的真知灼见,但亦缺少系统的理论。冯平的《评价论》从生活、实践出发,运用和借鉴了伦理学、美学、决策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和认识论的研究成果,详细地考察了人们具体的评价活动,把它放到社会交往关系中去分析,抽象出一个完整的关于评价结构的理论,并尝试提出一个解决“评价合理性悖谬”的方案,对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难题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二)深入到人的具体评价活动本身,从自己对生活的深切感受、体验和反思中提出问题,是这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作者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进行空洞抽象的思辨,而是用了扎实的功夫去考察和分析人们在审美、伦理、科学技术、决策等等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判断价值、作出评价的。这是步入一个没有很多既有成果可以援引的新的研究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出于作者对于哲学及其功能的认识——在作者看来,“哲学应当关心人和人的内心世界,有丰富的个性色彩,有探索的真诚与勇气,与现实的人一起走上吉凶未卜的探索之路”,研究价值和评价本身即是出于对人类命运的关切。而这样一个问题吸引着研究者,还因为“它是一个灼烫着、围绕着研究者,使研究者本人感到切肤苦痛的问题”(第1页)。正是基于这些,使作者能够从生活、实践的高度把握了评价不同于认知活动的基本特征。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有对评价的结构、本质和规律的新颖见解,而且有对评价活动乃至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和深刻矛盾的独到的体验和思考,读来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三)《评价论》是在价值论与认识论的交叉点上研究评价的。作者对传统的认识论和西方哲学中的价值评价理论作了深入的批判性分析,指出排除主观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不问条件地追求普效性、确定性,使得以往的认识论不能把评价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这种局限性在今天有两种典型表现,一是以牺牲评价本身的特点为代价削足适履地把评价等同于认知;二是把评价当作一种偏好、情绪的表达而把它排斥在理性可以把握的范围之外。作者把主体放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把人看作是现实的,有情感、欲望、需要,有创造性、有改造社会能力的而非抽象理性的,力求把握主客体关系的全面的、复杂的形态。由此,作者提出了一种既不同于直觉主义、也不同于自然主义和情感主义的“关于评价过程的认识主义假说”:评价是把握主客体之间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的一种观念性活动,它仍应遵循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但有着不同于认知的独特的主客体关联方式和运作方式。这种视角在书中体现为如下方法论原则:其一,注重对个体评价活动的心理运作过程、机制和具体情境的研究,并把它重新置于社会的复杂背景中,因为前者事实上即评价的“微观过程”,对其进行理想化的研究,可以更清晰地把握评价,而只有经由后者才能更真实、更深刻地把握评价;其二,把现象的描述和理论抽象结合起来,把描述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结合起来。按照作者,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潜藏于现象之下的;也唯有通过抽象和理想化,我们才能简洁概括地展示形态各异的现实评价活动的结构、本质和规律,从而建构起合乎实际的评价理论。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理想状态“是指对现实所存在的评价的高级形态的抽象与概括,其中还含有阐述者对评价的应有状态的设想”,它“既来自于评价的现实状态,又超越现实状态”,“是反观现实评价的理论模型”。(第74-75页)这些认识是独到而深刻的,它触及了评价方法的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