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哲学研究中的学风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焕章,1937年生,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总编辑、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哲学研究中的学风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为了进一步推动哲学研究工作,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应当强调:要以研究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研究新问题,概括新成果,要认真读书,要沉下心来坐冷板凳。

      [关键词] 哲学 学风 马克思主义

      目前国内哲学研究的状况常常令人慨叹。人们可以随手列出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分析各种客观原因,我认为关键还在于哲学研究本身。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首先应当反省自己,认真分析哲学队伍和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说,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广大哲学工作者认真贯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甚至有不少是突破性的进展。尽管有些问题尚未达到共识,但问题的提出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讨论本身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进展。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哲学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应当忽视的。其中,我认为学风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要以研究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同志倡导的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毛泽东同志倡导、邓小平同志着力恢复并加以发扬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我们的哲学研究无疑应当坚持贯彻这一原则。毛泽东同志50多年前讲到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时就批评了“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①]的现象,强调“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②]。现在各方面的情况与50多年前相比,当然发生了许多很大的变化,但是哲学研究应当理论联系实际,应当以研究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这一点作为一条基本原则仍然是正确的,应当遵循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使命决定的,并不会因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改变。

      然而,近一些年来,我们的哲学研究却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自觉不自觉地脱离实际的倾向。在哲学研究者中,热心研究西方哲学的多,热心研究中国哲学的少;热心研究哲学历史的多,热心研究哲学理论的少;热心研究抽象理论问题的多,热心研究现实理论问题的少。不是说西方哲学、哲学史和抽象理论问题不应当研究,而是客观的需要恰恰相反,需要更多的人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研究中国现实的理论问题。

      人们之所以对西方哲学、哲学史和抽象理论问题的兴趣高于现实理论问题,除了各有各的具体原因之外,恐怕不少人是认为前者比较远离现实生活,发表意见比较自由,没有什么风险。这种想法,严格说起来是不科学的,是与所从事的学术研究活动的本性不相符合的。实际上,任何学术研究归根到底都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否则,所谓学术研究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哲学虽然是比较地更远离实际生活而耸入云端的最为抽象的科学,但也因其最高的抽象性而使它具有最广泛的普遍适用性。它的“远离现实”正是由于它研究的恰是现实的根本,恰是最深入现实的。无论哲学家们如何的自命清高,而哲学始终无法摆脱现实。因此,从根本上说,寻求脱离现实的哲学问题,是不现实的。只要对各种力图摆脱现实的具体想法做一点具体分析,就可以发现它们根本没有摆脱现实,它们不过是对某种现实的一种很现实的反映。我们研究哲学,无论是研究哲学史还是研究哲学理论,说到底,不就是要帮助人们(也包括研究者自己)肃清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哲学的影响,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吗?研究哲学史不就是要帮助人们(也包括研究者自己)总结人类思维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思维传统吗?哲学研究的价值和生命力不正是植根于这一现实需要之中的吗?

      一说起研究现实问题,为现实服务,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过去有一个时期不恰当地对待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把哲学当作政治斗争的工具,把哲学的功能归结为单纯地为党的某时、某地的某一具体政策做论证的现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由纠正这一偏差而走向另一极端,希图使哲学脱离政治,使哲学放弃其改造世界的使命。马克思在讲到他所创立的哲学与以往哲学的区别时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工作者应当自觉地把自己的哲学研究工作同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把哲学研究当作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方面,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党员哲学家更应当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把自己的哲学研究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实践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能否自觉地实现这一联系当作衡量自己党性的一个标准。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明确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④]很明显,“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与“共产主义者”是同义语。要做一个共产主义者,就必须把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付诸实践,用唯物主义世界观去指导改变世界的实践。换句话说,只有把唯物主义世界观付诸实践,才算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努力研究现实问题,不仅是党的事业对哲学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不仅是哲学的使命对哲学工作者的要求,而且也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众所周知,理论要靠实践来鼓舞,来推动。实践的需要是理论发展的最深刻的、归根到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以及它在哲学领域中所实现的变革,不正是由社会化大生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阶级斗争的舞台和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发现这些实践促成的吗?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来的发展,以及它的无限的生命力,也都是由于它始终与社会实践保持最紧密的联系,从对于社会实践中提出的诸多实际问题的研究及其哲学概括中不断获得的。我们今天从事哲学研究,要推动哲学的发展,就要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荣传统,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认真观察、及时提出、科学分析、正确解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并做出应有的哲学概括。实践的飞跃必将推动哲学的飞跃。我们不应错过这个促进哲学飞跃的大好时机。

      哲学家们要研究的领域很宽,问题很多,不能硬性规定必须研究什么或只能研究什么,那是违反科学的;但必须有一个中心,必须以研究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吸引和鼓励哲学工作者积极研究中国当代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造成我国哲学研究的生动活泼的局面,才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