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

作 者:

作者简介:
仰海峰 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编者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讨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可说是著述层出不尽,观点众说纷纭。例如,马克思早期思想在马克思哲学历史观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意义及其与现代某些思想流派的思想联系问题,就是争议已久的问题。从本专栏发表的如下两篇论文中可以看出,分歧仍然是很明显的。我们希望尽可能给各种有代表性的意见以发表的机会,通过正常的争鸣来解决这类分歧。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在研究之后才谈论的”。然而,究竟什么叫“研究”,不同哲学路线的理解却大相径庭。对于马克思这样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来说,所谓“研究”,绝不是囿于观念领域的单纯逻辑演绎和概念推演,而是尽力将针对“副本”(观念)的批判提升为针对“原本”(现实)的批判,从社会物质生活实践出发去揭示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不言而喻,这样的研究也正是马克思所说的解决由现实问题所引起的使研究者“苦恼的疑问”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说,没有困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科学研究。例如,不通过当代社会生活的深入研究来弄清伴随工业和科技飞速发展而产生的所谓“技术理性危机”、“文化危机”等等令人困惑的问题的实质,我们能够正确地判定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文化批判”的价值吗?而对于并不关心现实问题,从而毕生都不发生马克思遇到的那种令自己“苦恼的疑问”的“研究”者来说,所谓“研究”也无非是单纯处理思想资料的过程。由于远离了现实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探讨不同时期观念之间的联系,也只能是从概念到概念的表面形式的类比,或者对原有概念重新排列组合,其结果不是隔靴搔痒,就是生造出种种主观随意性很大的似是而非的论断。实际上,即使是哲学史的研究,也不能满足于单纯与思想资料打交道,也要正确处理“副本”和“原本”的关系问题,以便通过对相应历史的实际生活的认真研究,透彻地揭示相继出现的哲学观念的实质及其相互联系,从而为解决现实紧迫的课题提供哲学启示。而要做到这一点,又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为榜样,树立科学研究所应有的价值观。使马克思“苦恼的疑问”来源于对紧迫社会问题的关心,来源于对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为了解决这种“苦恼的疑问”而“从社会舞台退回到书房”的马克思,并没有远离现实,而是以自己划时代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发生了、并且还在发生着深远的影响。要真正做到像马克思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诚实的研究”,要解决的首先不是单纯的方法问题,而是研究的动因问题,研究的态度问题,为什么而研究的问题。

      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这是马克思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主题。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中,从人本主义出发的哲学批判是非常明显的,这在学界——特别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了较多的探讨。但对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哲学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在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基本上是从马克思的早期文本中来理解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的,有的学者甚至以此来批判、否定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因此,如何解读出成熟时期马克思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这是当前发展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其科学的理论视界,主要体现为对唯心主义思想中心论的打破、对概念的历史性理解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矛盾分析。正是在这一全新的科学视界中,马克思哲学显示出强烈的社会批判力。

      一

      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中,对社会的批判最初依赖于黑格尔哲学的自由理性;对黑格尔哲学的反思,马克思又借助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虽然哲学的立足点发生了转换,但从哲学批判的总体视角来说,马克思都是以先验的“应该”范畴为理论内核的。在这一基础上,马克思对社会的批判便只能是价值悬设的道德批判,还未能彻底摆脱康德、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影响。人应该是自由自觉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按照自己理解的自由自觉的内涵来行动,这最终会陷入纯粹自我的设定中。因此,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来生发马克思哲学的批判张力,也就无法面对马克思后来的哲学变革。实际上,马克思在实现哲学变革后,他的哲学批判维度发生了彻底的视界转换,在这一新的理论层面上,马克思首先扬弃的就是仅从思想中来进行的价值批判,或者说他打破了唯心主义的思想中心论,对价值批判进行了现实的理论定位。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第一章中,通过对感性确定性的分析指出,人不可能完全原封不动地表达出他所感觉到的东西,当我们说我们看到了这个杯子时,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运用知觉思维,已是在运用概念表达所见到的东西。因此,我们实际上是生活在理性之中,如果我们真正想要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我们便只能保持沉默。黑格尔的这一分析,实际上揭示了传统哲学为什么总是从思想出发理解现实的根缘,因为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思想之中。古典哲学对社会的批判便着重于如何使社会生活更加符合思想与理性,康德、黑格尔都是从这里获得哲学的批判力的,黑格尔哲学更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古典哲学的这一思维方式,是把现实纳入一个具有统摄性的逻辑结构中,在一种理性的信仰中,完成了对人的现实统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