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近期学习成绩急剧下滑。直到有一天,老师把电话打到家里,我才知道孩子这些日子经常不到学校。他每天按时背着书包上学,按时放学回家,谁会想到他在逃学呢?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就是不肯说是怎么回事。真是急死我们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中,厌学、逃学问题越来越突出,给老师、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逃学儿童有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它以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为基础,以各种外在因素为契机。一般地讲,性格内向、自我中心倾向和自卑感强的孩子,如果学习成绩不良,受到老师或同学的非难、拒绝和排斥,又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和温暖,慢慢就会发展为逃学,甚至离家出走。因此,在孩子发生逃学行为的时候,建议家长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平等地与孩子沟通,通过与孩子谈心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逃学?他到底遇上什么困难了?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引导,切不可打骂。 表面上看,孩子是逃学了,但隐藏在逃学行为背后的却可能是孩子的某种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孩子一起来调整吧。 一、学习的愉悦感、成就感及“爱玩”的天性 儿童心理学家常说:“孩子是现实主义者。”若他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一种不愉快、挫折、焦虑、不安的感受,就绝不可能有意愿继续学习。孩子最期盼的是在他做了一件事情之后,不管实际成绩如何,你都能以一种“不简单”的方式看待他,面对新挑战时的表现是非常需要称赞和鼓励的。同时,“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时孩子逃学是由于父母不许他随便到外面玩,孩子没有机会进行正常的兴趣爱好和娱乐活动,就采用逃学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二、不安全感引发的焦虑情绪 孩子不喜欢上学,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一与家人分开就焦虑不安。这种情况最常发生于家庭气氛紧张期间,或孩子就要去另一学校就读的时候。父母如果反应不当,可能令孩子的焦虑加深。孩子如果是刚开始上学,家长须注意头几天上学前和孩子道别的方式。 三、被重视感和被爱的需求 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忙碌的父母往往会以“累”为借口,拒绝亲近小孩,所以唯一与孩子亲近的机会,通常就是在你认定他犯错时。孩子可能从中衍生出一种理论: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只有犯错,包括偷、骗、抢或考试抱“鸭蛋”。这时候,孩子的“逃学”多半是想恳求你多赐给他一点“爱”!当你多给他一些关怀,再附加一些爱,你将会发现,他不再那么想“逃学”了。 四、同辈群体的影响 孩子在幼儿期间,家庭的影响因素是比较大的,而上了小学尤其是上3年级之后,伙伴儿们之间的影响就逐渐地占主导地位了。有些孩子不喜欢学校是因为没有朋友或是在学校受到欺负,如果孩子总是一个人,或者假装生病逃避课外活动,或是送贵重礼物以讨好同学,或是突然沉默焦虑,那么就很有可能在学校没有朋友或是受了欺负,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多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帮助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在同学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 五、学习困难 孩子不愿意上学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学习困难,在学习方面的能力不足,他们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无论他们怎么努力,进步都很有限,加上家长和老师不予体谅,久而久之,自然抗拒学习。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常常精神沮丧,老是没法完成学校作业,或者似乎总是不听从老师的话,他们也许无法记住简单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要积极与医生配合,同时主动和学校商量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