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打来的热线咨询中,有很大的比例是关于考试的话题。这些学生语气或怯生生或急切切地倾诉着对考试的害怕、担忧,对考试结果缺乏信心,精神高度紧张而焦躁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复习,考试时大脑一片空白。有的孩子甚至打算放弃考试。很多家长担心这种状况会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害怕这种情况会成为一种惯性,延续到高考。 有一学生A打来电话,沮丧地说自己从升入高中以来,学习一直很勤奋,平时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每当重大考试总是发挥不好。在刚刚结束的高二会考中,又是发挥失常。当时满心希望自己能考4个A,将来考一本就会很有希望,没曾想考试结果却4科都是B。自己看着分数都偷偷地哭了,为什么每次都是这样?A说,自己的辛苦付出却没有回报,现在一想到考试就害怕,心跳加速,觉得浑身发冷、静不下心来。考场上,拿到试卷头上便直冒冷汗,越想冷静便越心慌,甚至大脑一片空白。 学生对于考试过于看重,心理学上叫做成就动机过高。而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越强,工作或者学习的效果会越差。案例中的A,主要是由于父母对孩子成绩的过分关注,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同时孩子自我期望值很高,过分重视考试,夸大了考试的作用,但又未能实现既定目标。长期以来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导致他出现考试焦虑。还有相应的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对自己缺乏信心、升学的压力等也能引发考试焦虑。 其实,考前学生产生焦虑和压力是正常的情绪体验,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激发个人潜能,可以集中注意力,有利于考试发挥。但过度的焦虑则会抑制大脑活动,妨碍学生正常水平发挥,不利于考生复习和临场发挥。而且长时间的过度焦虑还会引发身心疾病,危害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健康。所以对于有过度考试焦虑的学生,要有意识地帮助调节。而所谓适度的焦虑并没有绝对标准,是否处在合适的状态只有老师、家长、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受。 (1)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平常心看待考试 家长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并给予孩子积极的情感支持。家长切忌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担心和焦虑,一定要表现出对孩子的有信心。另外要特别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即使考不好也没关系,只要你尽力就可以了。家长平时要渗透积极面对挫折的观念。 (2)适度调整目标期待 心理学研究表明,过高的期望会导致较强的心理压力。如果好高骛远或盲目与别人攀比,目标超出个人客观条件和实际能力,往往会导致个人因对达成目标没有把握而忧心忡忡。这种对失败的恐惧必然会使考生在复习或考试期间过分担心,反而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 (3)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复习训练和应试技巧 学生的知识准备、应试技能都与考试焦虑紧密关联。“动作规范才能超水平发挥”,所以,要有意识地加强考试技能的培养,以做好充分的考试准备。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 (4)模想考试,化解焦虑 焦虑的最终原因是害怕考试考不出自己理想的成绩,模想考试就是让自己进入模拟的考试情景中去,反复演习考试的过程,从而化解焦虑。 总之,我们每个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策略,帮助孩子尽早地克服焦虑心理,使他们能以轻松的心态、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