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对认识史上的单因素决定论和双因素决定论作了剖析。 关键词 认识决定论 单因素决定论 双因素决定论 在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哪些因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各哲学流派说法各异,有单因素决定论,也有双因素决定论,究竟哪一个更为科学,本文从认识史角度试作阐析。 一、认识的单因素决定论 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只承认人的认识是由一种因素决定的,叫作认识的单因素决定论。这个理论有两个分支,一个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决定论,另一个是唯心主义的认识决定论。 旧唯物主义只承认“外部自然的优先地位”,抹煞了主体及其活动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它并不否认认识活动要由人来进行这一浅显道理,但是由于缺少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和视野,“从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着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1]因而他们所理解的人始终只是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这一特征非常明显地表现在对于认识主体“反映”特性的机械理解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都狄德罗把人脑看成能在上面留下印记的一块蜂蜡,拉美特利把人脑比作银幕,认为认识是事物在人的“脑髓的幕”上的反映,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则有“镜水之于形接”的说法。这些都是把人理解为自然存在物,与培根的“白板说”相类似,认为人脑是一块“白板”,外部对象作用于人,产生相应的知觉和观念,犹如照镜子一样,从而把认识看作是完全静止的、被动的反映过程。基于以上原因,旧唯物主义也就不能揭示认识对象的实质。费尔巴哈说:“凡是你所看到的,没有经过人的手和思想接触过的,都是自然界”。[2]这样的自然界与主体的能动作用、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这样他只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3]根据马克思这一思想,一种外部事物成为对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有意义的客体,不能单方面规定即不能仅仅因为它是客观存在,同时要由主体同它的具体关系来规定。事实上,认识客体是在人们变革自然与社会的实践中历史地确定的。人的实践活动尚未能触及的物对象,还只是可能的潜在的认识对象,只有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的那部分客观对象,才实际地成为人的认识对象。 由上述原因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旧唯物主义不能揭示认识过程的基本机制,而把认识过程单纯地理解为外部对象作用于人的结果。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霍布斯说:“一切观念最初都来自事物本身的作用,观念就是事物的观念。”[4]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霍尔巴赫说:“如果我们的感观并没有被触动,我们就没有感觉、知觉和观念。”[5]显然,他把认识理解为以被动态势出现的消极观察或随机摄影过程,费尔巴哈说我们的“我”只是因为受客体的影响才认识了客体,马克思批驳说,我们的“我”因为自己对客体的影响才认识了客体。一字之差却一语破的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揭示了人的认识过程的能动性。 对认识的单因素决定论的另一重要分支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唯心论者认为,我们的思想认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而是上帝给予的。笛卡尔认为,我们的心中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观念,这是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神明观念”。这个极完善的上帝观念又不可能由我产生,因为我是不完善的,上帝观念是完善的,完善的东西是不能由不完善的东西所产生,他必须由完善的东西所产生,世界上完善的东西只有一个,即上帝。由我心中的上帝观念的存在便可推知上帝的存在。实际上笛卡尔在这里又重复了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因此,笛卡尔提出“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后天的经验与实践,而是天赋的。他说:“我们不应当把这些意念归诸由研究得来的认识之列,因为它们是与生俱来的”[6]他进一步指出,“天赋观念”是真理,是无可怀疑的,因为它“清楚明白”。他用认识的“清楚明白”来确定认识的真理性,势必陷入自以为是的主观唯心主义。 18世纪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则提出一切观念都是纯粹主观的东西。如果说,旧唯物主义从客观出发,忽略了认识的主观性,而贝克莱则相反,完全是从主观出发,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性。他片面强调感觉的相对性、主观性,根本否认感觉所包含的客观内容,以感觉的纯粹主观性来否定外界事物的客观实在性。由夸大感觉的相对性陷入相对主义,从相对主义走向主观主义。他攻击洛克的物质实体说,他说:洛克所说的物质实体是一种迟钝的、没有感觉、不能思想的实体,既然物质是迟钝的,那么它就不能成为一个作用因,即不能成为产生观念的原因,没有知觉的东西不可能成为知觉的原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吾心便是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 在攻击唯物主义的实体说的同时,贝克莱承认上帝和心灵两种精神实体的存在,它们是我们一切观念的源泉,但我们对它们却没有观念,只能有一种意会或理会。这样他又陷入了神秘主义。 黑格尔的认识论是思维与存在具体同一的认识论,尽管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但在认识的决定因素问题上仍然是唯心的,他认为人的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而是绝对理念实现自身的一个环节。他所说的“实践理念”,仍然是一种精神性的劳作,是他那个绝对理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链条,而不是感性的物质活动。一切客观唯心主义者都把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黑格尔突出了人的认识的主观能动性,旧唯物主义强调了客观对象的作用,各执一端,马克思科学地考察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史,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合理思想成果,引入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把认识主体与客体有机地统一起来,创立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