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由80年代末开始在国际上提出并流行,意味着一场社会发展观念的创新与革命。当我们透过这一新的理念审视历史与现实时,所看到的是人类对今天与未来的一种普遍忧虑,一种交织着近忧与远虑的世界与人类的命运关注。理性时代孕育了理性的思考与判断,当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人们开始了解与接受这个新颖的概念时,它就不仅仅被视为一种单纯经济增长方式上的选择,而是一种更为深广意义上的社会进步导向。因此,从哲学层面对它加以诠释,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它的本义上的内在呼唤。 一、可持续发展是从一个多世纪来世界工业化付出的代价中总结出来的发展理论,它是对既往片面的社会发展观念的批判和创新,是现代理性思潮介入社会发展现实的积极产物,是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始是针对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建设发展引发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正如许多评介文章所说的,这些问题主要是:人口的剧增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掠夺式开采和过渡消耗已造成了资源的匮乏,有限的资源已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窘况;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正使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日趋恶化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不仅已经严重阻碍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涉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人类在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和宏伟的现代科技成就的同时,正逐渐陷进一个自己设计的怪圈之中,“越想发展就越发展不起来”。大量的统计表明,现在的边际生产能力已很难大幅度提高,原因就是人们为发展而付出的环境成本越来越高。这不但减缓了当前的发展速度,更加深了今后的发展矛盾。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新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使资源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的基础上,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旨。 虽然,可持续发展概念直接产生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但是一旦它确立并成为多数的共识之后,它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发展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使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地、持续不断地发展,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减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不致遭到严重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继续发展。因此,这一理论具有十分广泛的涵盖面:(1)从历史纵向座标上看,它是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套路的一种摒弃,它使得人们在注重经济发展时,开始意识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逐步消除人类施加在环境、资源上的负面影响。(2)从现实横向座标上看,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人们改善资源利用状况,降低环境成本,保持经济社会稳定而有后续力地增长。(3)从长远来看,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涉及到某国某地发展快慢的问题,而且将使人类社会以一种崭新的、高层次的方式进行发展。(4)从时空跨度上看,它是世世代代延续不断的发展,不是短期行为下的发展;它不是以局部利益牲牺社会整体利益,不是以区域利益牲牺全球利益的发展。(5)从发展方式和发展内涵上看,它是各要素系统协调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单打一式的发展,它是内涵型、质量型的发展,是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人类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的发展。 显而易见,可持续发展观的背后,流动着一股思潮即现代理性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的兴起,是本世纪下半叶国际思想哲学领域的一个趋势。工业化浪潮、冷战、高度市场化、科技竞争等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矛盾,使人们的视点越来越向全球人类终极命运聚焦,不断反思之中的人们同时也不断探寻着新的价值支点。新的哲学理念的介入与引导,使人们从传统的短视的利益驱动型发展中解放出来,在自省和理性的烛照下,重新选择人类今后的发展趋向。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正是这种选择的必然结果,它表明人类对发展规律的把握在自觉的阶段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增长的量与质、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使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统一起来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基本内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的现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目标——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卓有成效的可持续发展,而基本前提仍然是生产力发展问题。在这一点上,可持续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致的。 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前提。离开了这点去谈发展就是空谈。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内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对此,邓小平同志有过大量的论述。“发展是硬道理”,就是他所揭示的一个唯物史观的根本命题。 加快发展,有一个速度与效益的辩证关系问题。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发展”,二是要“可持续”,即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能稳定地持续下去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但是,从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来看,这一思想所更关注和强调的似乎是后者,这正是它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所在。因此,可持续发展观所昭示于人的认识价值之中也就别具了辩证思维的亮点。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处理速度与效益两者辩证统一关系的关键,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了这点,可以看作是我们党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贡献。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且有利于显著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使经济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后劲和张力,对社会的全面良性发展也是有利的。可见,只有扎扎实实推进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