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理想问题的讨论综述*

作 者:
李勇 

作者简介:
李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武汉,430072

原文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关键词 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特点 社会理想合理性问题

      社会理想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古老的问题,同时也是过去国内哲学界关注较少的一个问题。在交往高度发展的今天,对社会理想的讨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围绕这个课题,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原理专业的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和博士生进行了专题研讨。现将这些讨论的内容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理想的界定问题

      如何界定社会理想的概念,是我们讨论的基本出发点。讨论认为,社会理想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观念,是人类对未来美好的生存环境以思维抽象进行设计和构想的观念形态。

      博士生导师欧阳康教授指出:一般说来,理想不是一个实然的范畴,而是一种应然范畴,是关于特定对象未来状态应当如何的一种预测、期望、设想和观念建构。人类意识有多种成份并各有其不同功能,理想则是其中具有超前性、建构性、期待性和规范性的部分,它依赖于观念状况的否定性评价,表达着对于美好未来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对于人们的观念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励、制导和规范功能。社会理想是对于理想的未来社会应当如何的一种超前建构,它以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和否定性评价为基础。当然这里讲的“社会”是具体的,可以在不同的范围、层次上展开,一定的群众、阶级、民族,乃至国度都可以有自己的共同理想,而群体理想、阶级理想、民族理想乃至国家理想,则是社会理想的具体存在形式。

      博士生导师汪信砚认为,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把握方式。首先,社会理想是对社会的一种观念把握,它的对象是社会,它的主体则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虽然社会理想是关于整个社会的理想,但任何社会理想都是由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建构和提出的。与此相应,我们也必须立足于个体、群体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来研究社会理想问题。其次,社会理想是对社会的一种规范性把握,它内在地包蕴着它的建构者的价值取向。因此,研究社会理想问题必须注意运用价值分析方法,包括阶级分析方法,注意考察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在建构其社会理想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价值标准及其合理性。再次,社会理想是对社会的一种超前把握,它总是依托过去、立足现在并指向未来的。据此,在研究社会理想问题时,我们又必须自觉运用时间特性方法,注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向度中来分析各种社会理想的建构基础、性质及其社会功能。

      朱传启教授认为,社会理想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观念,是人类对未来美好的生存环境以思维抽象进行设计和构想的观念形态。它对人们为改善现实环境和活动条件起着激励和引导作用,对人们某些内省方面有约束、规范的作用。它同幻想是不相同的,幻想多属于人们的某一方面活动的方便、针对某项具有使用性、条件性的大胆设想,其社会性影响极为有限。它不具有使人们感到可能性的成分。社会理想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其社会性影响极为广泛,因为它是人类对未来生存环境和活动条件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思维的结果,而不是对某一方面的思考,它具有使人们感到可能性的成份。

      博士生叶泽雄说,人总是从对自己的理解中去认识和把握社会世界。而社会理想无非是人理解自己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者说是以社会未来发展的应然状态表达着人对其生命图景、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和把握。这里,人如何理解自己暗含着人如何去理解和解释社会,并对社会的未来具有一种构成性影响;社会未来应如何发展和塑造自身反过来又成为人理解和规范自己的言行的基础和重要参照系。博士生李勇认为,社会理想的实质内容是价值模型,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超前的价值观,一种基于现实但超越现实的价值观。也可以说,社会理想是人们现实需要的价值关系的抽象反映。博士生张玉堂认为,社会理想应该是指大多数人关于社会未来的理想,而并非某一个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它既包括作为理论形态存在的各种关于社会理想的学说,也包括作为社会心理存在于大多数人观念中的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期望。

      二、社会理想生成的基础问题

      人为什么会不断地产生和形成社会理想?社会理想何以生成或者说社会理想的可能性何在?讨论认为,可以从人和社会两个方面来看。

      从人的类特性来看,人具有未完成性和创造性,这就为人们生成社会理想提供了可能性。人如果没有这种未完成性和创造性,就根本不可能形成什么理想。叶泽雄认为,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是一种未完成性的动物。与动物在进入世界时就已具备了高度专门化和稳定导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不同,人类有机体具有“未完成”的特征,人体天生的构造相对来说不具有特定功能。人本质上是未确定的,因而人又是开放性的,它总是在走向未来,走向他潜在具有的各种可能的本质。人怎样塑造自己,怎样设计自己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己。人必须为了生存制造一个理想的世界,用以解释、引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为社会存在物,人是一种创造理想世界的动物。缘自人的未完成性、未确定性和开放性,使得人类在其生存方式上同其他动物和存在物根本区别开来。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总是生活在给定的现实环境之中,但既定的现实环境又不能直接地满足人不断发展着的需要。于是,人总是力求超越现实。人要实际地创造出合乎人的目的、意志、需要的现实世界,必须首先在观念中把它创造出来。而观念的创造之所以可能,又是与人所特有的符号思维功能密不可分的。把人生活其间并以此为前提的现实世界与人们向往的理想世界关联起来,以社会存在和活动方式使理想变为现实,无疑是人与动物和其他存在物相区分的最本质特征。

      从社会自身的特点来看,社会也具有未完成性。刘远传指出,社会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它的未来与现实社会中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人在现实中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活动,直接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觉的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一定的社会理想正是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观念先导,它对现在起着导向和规范的功能作用。唯有如此,提出社会理想,形成社会理想才有意义。否则,如果社会的发展是不需要人参与的纯客观过程,那么生成社会理想就失去了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