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及其原因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业新,男,1967年生,安徽霍邱人,历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240

原文出处:
江汉论坛

内容提要: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变迁,始于秦汉,从北宋中期开始,中国环境质量整体趋劣。且其变迁又有显著的区域性,从全国宏观方面而言,环境最先受到严重破坏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宋代以后特别是有明以来,南方生态环境遭受空前的破坏。环境变化原因,主要为人口疾速增长下土地资源的失当利用。为满足剧增人口的生存之需,人们不知疲倦地向自然索取,无限地垦辟耕地,毁坏植被,于是,大自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社会,以致各类自然灾害频仍发生。因此,中国环境的变迁,除自然动因外,根本原因则在于“人为”。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10-0062-07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中的中国,既受到人口繁多、资源不足的挑战,更为环境问题所掣肘。然而,现实的问题,有其历史的端由。那么,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动大势具体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其变动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试图对此粗加勾陈。

      一、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动概况

      关于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动情况,有专家曾作过专门的研究①。另有研究者以朝代为线索,对之进行了大概的勾勒②。还有研究者以水土流失为例,对几个重要时期的环境变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列举③。也有研究者从环境质量入手,对历史上环境变动进行了简要的分期④。

      但上述有关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研究,在表现的方式上,都是描述性的,给人的印象不够直观、清晰。我们可否采取选择某些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的手段,以明历史环境变迁之大势?

      环境变迁研究的途径是多元的,但基本者有二:一是生态要素变迁的研究,主要从地表与地貌的变迁、大气系统(如气候的演变和大气成分的分析等)、水文系统(如海平面、湖泊盆地、河流水系的演变等)、土壤生物系统(如土壤风化、动植物种类及数量的变化等)⑤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展开;二是囊括上述诸对象在内的众要素的综合研究。迄今的环境史研究,大多为第一类研究,综合研究较少。另外,关于环境变迁的研究,还有一种是就其质量发展状况的动态研究。在赵冈的研究中,衡量环境变迁的参照物,主要是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农田的单位亩产量⑥。众所周知,环境的变迁动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二途。自然原因引发的环境变迁,一般具有周期性,除突发变异外,其变迁通常较为缓慢,周期性较长;而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变化,只要具备持续性,一般呈直线性变化,且变化速度远远超过环境的“自然”变化。因此,这里考察中国历史时期环境的变迁,选择两个紧密相关的要素作为参照物,一个是与人为作用结果直接相关的森林覆盖率,另一个则是环境变迁的集中表现形式——水旱灾害。

      关于历史时期的森林覆盖率,有关研究进行了统计。其大概情况是:秦汉时期46-41%、魏晋南北朝时期41-37%、隋唐时期37-33%、五代辽宋金夏时期33-27%、元代27-26%、明朝26-21%、清前期21-17%、清后期17-15%、民国时期15-12.5%⑦。对于历史上的森林覆盖情况,有关文献直接记载的几乎没有,研究难度较大,学界罕有研究,可资借鉴的成果也因此极其少见。上述统计结果虽然未必十分准确,但参之于其他研究结论⑧,我们认为,这一统计数据大体上可以用来作为说明问题的根据。

      水旱灾害的发生,与其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相关度最为密切。因此,一定时期内该地区水旱灾害次数的多少,是其生态环境良窳状况的显著标志。历史时期的水旱灾害次数,学界多有统计。只因不同学者采用的标准不一,其统计结果参差不齐。为避免出现这一情况,这里采用1930年代邓拓的统计结果:秦汉时期440年,旱灾81次、水灾76次,水旱灾年均发生率为35.7%;魏晋南北朝200年,旱灾60次、水灾56次,水旱灾发生几率是58%;唐代289年,旱灾125次、水灾115次,水旱灾发生几率为83%;宋代487年,旱灾183次、水灾193次,水旱灾发生几率是77%;元代163年,旱灾86次、水灾92次,水旱灾发生几率为109%;明朝276年,旱灾174次、水灾196次,水旱灾发生几率是134%;清代296年,旱灾201次、水灾192次,水旱灾发生几率为133%;民国(1912-1937年)26年,旱灾14次、水灾24次,水旱灾发生几率为146%⑨。

      将上述森林覆盖率、水旱灾发生几率示之以图1(为便于图示,各时期森林覆盖率取其均值),即可形象、清晰的知晓中国历史上环境不断恶化的大势:

      (1)森林覆盖率,由于破坏,以秦汉为起点,直至民国时期,均呈下降之势。

      (2)而与之相对的水旱灾害,亦以秦汉多发为始端,年均发生率逐段增加,自宋以后,开始在一个高发生率的基础上增长,蒙元以后,更是无岁不灾。

      (3)森林覆盖率的不断趋低,和水旱灾害的多发及其发生几率的走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大量砍伐森林的结果,必然会改变区域的大气环流和大气的干湿状况,引发水土流失,二者相结合,水旱灾害之发不可避免。

      

      图1 中国历史时期森林覆盖率及水旱灾、洞庭湖区洪涝灾年均发生率示意图

      一些地区性如洞庭湖区洪涝灾统计数据,也能够反映出中国历史环境不断恶化之势。作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较大、洪涝灾多发的洞庭湖区,其环境状况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有关研究对其历史灾害状况进行了探讨。关于洪涝灾害的统计情况为(见图1)⑩:隋唐时期324年,水灾20次,年均发生率为6.2%;北宋167年,水灾19次,发生几率为11.4%;南宋153年,水灾29次,发生几率为19%(11);明成化中至嘉靖初(1471-1524年)54年,14次灾害,发生几率为25.9%;明嘉靖至清同治末(1525-1873年)349年,灾害103次,发生几率为29.5%;清同治至建国初(1874-1958年)85年,灾害33次,发生几率是38.8%(12)。上述统计时间划分的根据和尺度不一,灾次及灾害等级大小也没有得到详尽的体现,其准确性因此令人难以满意。然而,作为一种现象趋势的分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这一统计结果还有其他相关统计结论相印证(13)。由此统计可以看出,历史上的洞庭湖地区洪涝灾害亦呈逐渐多发之势,其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总体与全国的情况大致相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