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4X(2012)08-0080-05 水利史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雷州半岛虽地处南亚热带,但农业生产常受旱灾影响,故水利工程的兴修十分重要。已有学者对雷州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管理进行了一些研究①,但关注点多集中于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对水利工程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雷州半岛的社会变化较少涉及。本文拟从宋代以来雷州水利的修建、管理制度及造成的社会影响入手,探索水利工程与雷州地方社会的关系,望方家正之。 一、宋代以来雷州半岛水利工程的兴修 雷州半岛地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而冬春季节雨量较少,加之地表径流少(仅南渡河等),极易发生旱灾,万历《雷州府志》便载“雷地病燥涸”[1]16。同时,该地三面环海,为台风之首冲,如果没有有效的捍海堤坝,台风极易对雷州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修筑水利工程成为雷州人民的头等大事。历代治雷官吏无不重视水利,高维岳《浚河记》曰:“夫善治雷者未有不重水利者也……不渠之疏之储之浚之,未有得利者也,不堤之捍之排之障之,未有免害者也,不时渠之时堤之、不兼渠之兼堤之,未有有利无害者也。”[2]因此,雷州地区的水利工程一直是由河渠和海堤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宋元时期水利工程的雏形 宋代为雷州水利的始建时期。宋人对水利重要性的认识比前代更加深刻,尤其是庆历以后,中央政府重视水利建设,多次颁布诏令,大力兴修水利,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地方官员考课升降的重要依据,在全国形成了水利建设的高潮。加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地区发展迅速,雷州半岛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开发。雷州地区向来以农为本,而缺水成为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南宋时期,雷州历代郡守都十分注重水利建设。绍兴二十六年(1156),知军事何庾鉴于万顷洋田无水灌溉,便在郡治东北引特侣塘之水筑塘建闸蓄水,塘面广48顷,可灌田4000余顷;又于郡治西北引西山溪涧诸泉汇流之水筑堤而成罗湖(后改名西湖),并建东西二闸。随后又开凿三道水渠:一自西湖西闸出西山南流,灌白沙田;一自西湖东闸直下南亭,横经通济桥而注之东;另一水渠则出特侣塘水闸南流,与西湖水汇合,灌溉万顷洋田,史称何公渠。[3]76乾道五年(1169),因何公渠年久失修,戴之邵另凿两渠。一是戴公特侣渠,因何公特侣渠近山易湮而另开一大渠,使之与张赎塘、西湖相连,同时沿渠筑高、阔各6尺的蓄水大堤,并建万顷、南亭两闸,以时调节。为更好引水灌溉,又开凿8道分渠,再在8分渠基础上另凿24道直渠,各渠首尾均设水闸。二是戴公西湖渠,以南亭渠湮废,在西湖东面另凿一渠,俱以石砌,与东渠水汇合,灌溉附郭高壤田及东洋田[3]76。这样,便将特侣塘和西湖两大水系连在一起,形成围绕雷州城东西南三面的水利网络。 雷州洋田素有“平畴数万顷,居民数千户”之称,但是由于雷州近海,飓风时作,咸潮涨溢,“洋田中洼,而海势高,其丰歉每视海岸之修否。岁飓风作,涛激岸崩,咸潮泛滥无际,故修筑海岸,最为雷阳先务”。[4]50海堤的大规模修建,应当始于绍兴年间,经界司胡簿拨银在海康、遂溪沿海一带修筑捍海堤,史称胡簿堤。乾道五年(1169),戴之邵在胡堤的基础之上加以增筑,“尽包潮海斥卤之地,高广倍前,垦田数百顷”。“东洋之田云连万顷,东南有海潮之害,西北有湖塘之利,海潮田之螟螣也,湖塘田之膏腴也,去其害,施其利,何戴二公之遗爱也。”[5]何公渠与戴公堤相辅相成,趋利避害,使雷州半岛农业生产环境大大改善。后提刑张琮、通判赵希吕、知军事薛直夫、孟安仁,元宣慰使张温相继修筑,在海康、遂溪两县沿海一带筑成两道全长21320余丈的大堤[6]。故捍海堤、特侣塘、张赎塘、西湖及何公渠、戴公渠便构成了一贯纵横交错的水利网络,堤以御潮于外,塘以蓄水于内,渠以排灌其间,这些水利工程在防洪排灌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2.明清时期雷州半岛水利工程的完善 明清时期的雷州水利工程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宋代的完善和增筑。明代曾多次重修戴公渠,嘉熙间知军事薛直夫、明天顺间参政胡拱辰、成化间知府魏翰、弘治初知府邓璩相继浚决。弘治十二年(1499),佥事王相以淤积水滞命知县王埍毁其石,移砌南亭渠闸,引擎雷溪湖水直抵南亭,会特侣水灌东洋田,功未就而王相、王埍罢去,两渠并废。正德九年(1514),知府王秉良伐石沿砌,戴渠复焉。万历三十二年(1603),司理高维岳以塘西南卑下第十一闸最关利害,采石砌筑,始设关板、立石碑,定为上中下三则,以时启闭。三十六年(1607),同知张应麟因私插占塘亲勘情形,除第一闸听民呈豁外,复修砌第二至第十各闸完固,令俱倣上中下三则为旧波,钥匙交官收管[3]81。明代还重修、疏浚其他陂塘,如洪武年间重修了建于宋代的那耶陂、象骨陂、那崔陂、徒林陂、那蕴塘、柯四旬塘、都悲塘等多处小型水利工程。 明代亦对宋戴公堤多次加以修缮、增筑。洪武四年(1371),雷州同知余麟孙、海康知县陈本、遂溪知县王渊协议,在戴公堤的基础之上,于海康遂溪两县沿海一带修成海康南北大堤及遂溪大堤。海康北堤长9754丈,高1.4丈,阔8尺;南堤长8724丈,高阔规格如北堤。遂溪大堤长4520丈,高1.3丈,阔一丈左右。成化八年(1472)飓风坏堤,知府黄瑜组织修复,不久又崩,知府魏翰既筑。正德十年(1515)堤岸再次崩坏,知府王秉良增筑。嘉靖元年(1522)知府易秦复在海康北堤角字号处接起,新筑一段堤岸,长1610丈,分为六处,各置水闸。隆庆四年(1570)飓风复崩岸数十丈,知府唐汝迪修补,并改建因弯曲而淤水易坏的张字号闸。万历十六年(1588)至万历十八年,飓风连作,堤基崩陷,两洋万顷田复遭破坏。知府林廷生再度组织大规模的修筑,调拨经费白银3000两,从堤基开始修筑,比旧堤更为高大,内河渠口、闸口都砌以石块,更加牢固。[7]值得注意的是,明代万历年间在遂溪县南150里处设有水利厅,专门负责修堤之事[8]。捍海堤的修筑无论是规模还是工程质量都是空前的,使雷州府在接下来的百余年里得以免受飓风卤潮之灾,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