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地区,很早就与南亚、东南亚地区有贸易往来。近代以后,因英、法等西方国家将缅、泰、越、印等国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客观上将这些国家卷入近代工业化的浪潮。云南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在市场、生活方式等方面也表现出近代工业化的某些特征。 “洪盛祥”是19世纪末期在中国云南兴起的一个著名的商号,其兴衰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1888年,在“洪兴照”、“洪兴福”两个商号的基础上,董绍洪创办了“洪盛祥”,并以当时的腾越(今云南腾冲)为总部所在地,先后在永昌(今云南保山)、下关(今云南大理)、昆明、嘉定、重庆、广州、上海、香港以及与中国毗邻国家缅甸的仰光、瓦城、腊戍、八莫,印度的加尔各管、噶伦堡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从事进出口贸易。“洪盛祥”的活动是云南与世界经济交往的一个缩影。 今云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本名为“仰光洪盛祥各项零星开费底第三册”的账册,记录了“仰光洪盛祥”商号在1936年1—12月的开支。其中,除了日常生活的必要开支如购买柴、米、油、盐外,还可以看到一些提高生活质量的项目支出。该资料未见学者使用。此外笔者还见到了一份20世纪30年代末的昆明市家庭生活情形调查报告,①对昆明市的贫、普通、小康和富等四种家庭类别共27户的人家作了入户调查,对其日常生活作了详尽的记录。两份资料互为补充,展现了云南人日常生活的近代化趋向,体现出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云南小家庭与世界大市场的关系。 一、洪盛祥账册及民国调查中日常开支的基本情况 (一)仰光洪盛祥账册 在仰光洪盛祥账册中,关于日常生活开支的记录非常详细,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盾”为记账货币,用“去洋×盾”表示支出金额。其中,食用支出主要记录在“福食”和“零星”项目中,支出总计3803.23盾;生存必需的食用品如大米以及燃料都记录在“福食”细目中;而像牛奶、饼干、葡萄酒、啤酒等都记录在“零星”目中。住宿支出有专门的“房租”一目,分办公房租金和住家用租金,总计2384盾;其中住家用租金显然为个体家庭所用,占房租的71.31%。衣用支出主要在“零星”、“敦睦堂”两个细目中,总计168.92盾。行的支出主要在“汽车费”和“车力”细目中,总计1617.63盾。其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牛奶、饼干、牙膏、肥皂、洗衣费、留声机、照相器材、花鸟、电费等各项支出中,多记录于“零星”、“电费”等目;文教娱乐的支出记于“报费”、“敦睦堂”、“零星”和“制用物”等目中。详细数据请看以下统计:
(二)民国昆明城市家庭调查中日常开支的基本情况 20世纪30年代末,孙蕙君对昆明市的家庭做过社会调查,记录了贫户5家、普通户12家、小康户和富户各5家的家庭收入、食品、衣着、房屋、燃料和其他日常生活情形,其相关资料及统计数据可以与仰光洪盛祥账册的记录相参照,为我们探讨云南小家庭和世界市场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观测点。
二、以仰光洪盛祥为代表的境外云南人的日常生活水平分析 (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根据表7、表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居于首位的支出是“食”。该项共支出3803.23盾,占总支出的42.2%。一个明显的数据不能忽视,即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食物开支很大,支出1068.62盾,占食用开支的28.1%。其中购置牛乳、饼干占大头,其次有水果、白糖、牛乳粉、酒、纸烟、消食水等。牛奶是主食之外具有丰富营养的食品,洪盛祥的支出可以看出其除了每月有固定的“订”奶外,还有大量的零买记录,说明仰光商号的经营者对身体健康问题已经具有相当高的认识,所以投资较多。 根据表7、表6、表2可知,“住”的开支仅次于“食”,占总支出的30.29%。在当时,洪盛祥的公私用房主要靠租赁,故租金成为一大开支。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办事处”的房租明显低于“住家处”。在笔者看来,所谓“住家处”就是商号经营者或办公人员的私人用房,其租金占房租的62.3%;每月房租几乎是“办事处”房租的3倍。这可以说明私人用房在房屋面积、环境等方面一定有所讲究。此外,“电费”一项也有如此反映,即“住家处”的电费是“办事处”的4.4倍。由此可以论定,仰光洪盛祥的经营者或办公人员在居住方面有着比较高的追求,一定有较优越的环境。又据“仰光册”记录,该年共投资46496.75盾用于建房,故有“建筑费”一项,一些记录中有“新宅支用”的名目。如果这一建筑是洪盛祥的新居,那其居住条件的改善就不必赘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