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E295 文章标码:A 文章编号:1009-3451(2013)01-0107-06 军械革新是清军近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外购军火则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清政府外购军火问题为学界所关注,但其重心在购舰方面,至于清政府购买枪炮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主要研究成果有:周建明的《李鸿章与中德军械贸易》等文,德国施丢克尔的《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以及乔伟和李喜所等合著的《德国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等书,但这些都是个案研究。对于列强如何销售其军火及清政府如何应对军火外购情况关注不够。拙文即是从列强抢夺中国军火市场角度考察清季的军火外购问题,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清政府认识到西方军械的先进性,并由此走上了购买外国军火之路。清政府购买外国军械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增大,成为清军新式装备最为重要的来源之一。 甲午战争后,尤其是清季新政期间,清政府的军火外购规模更是达到了高峰。据不完全统计,仅1908年至1911年间清政府购买外国军械价值为白银896万余两。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军火市场,列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一、清末新政期间列强对中国军火市场争夺之概况 在清政府购买外国军火的初期,列强曾经给予支持。英法驻华公使主动向清政府请缨,愿意为其“代买”军火。在列强的支持下,一大批西方军火进入清政府的军队,这一定限度上改善了清军的装备水平,提高了其战斗力。但这些军火主要是西方军队的淘汰品,性能远远低于西方现役军队所用军火,而对于一些较为先进的武器,列强却制定了严格的出口限制。 不过,为了本国的军火利益,列强积极争夺中国的军火市场。在清政府建设海军前期,凭借其海军强国的影响及赫德等人的帮助,英国成为在华军火销售最成功的国家。这种垄断在19世纪80年代为德国所打破。1879年,日本侵占琉球,英国政府对华军火禁运,清政府不能得到充足的军火供应,转而寻求德国。德国方面反应迅速,并借助中国驻德公使的帮助,很快取得清政府的巨额订单。赫德得知这一结果,对英国政府的不作为非常气愤,并对英国军火在华的销售前景表示悲观。其后的事实也验证了赫德的担忧。德国军火逐步确立了其在华的销售优势。1893年和1894年,德国输出的炮身在各国中处于首位,步枪则分别处于第三和第四位[1]258,292,293。 进入20世纪,清政府施行军事改革,掀起新一轮的军火外购高潮,各国竞争也日趋激烈。 德国是对华军火输出的头号大国,它渴望在清政府编练新军之际,巩固并扩大自己的军火市场。1905年3月1日,德国参议葛尔士向清政府面交节略,就直隶总督袁世凯正在购求法国大量炮位之事发表意见,以为清政府应该向德国购买。因为清廷正与克虏伯厂议购大炮72尊,八九个月内即可送到,如果将准备从法国购买的大炮的计划转向克虏伯厂购买。克虏伯厂可以在九到十个月内交付。另外,为了坚定清政府的购买决心,他还对法国炮的质量提出质疑:法国炮位主要是些旧炮,是在南非洲尚未开战以前定买而未交付之炮;此外,法国也不可能有时间为清政府制造新炮,“该法厂现与葡萄牙布尔加里亚两国成做炮位,无暇他顾”[2]1093。所以,这些炮位并不值得购买。 清政府将此文下发袁世凯。袁世凯奏称:购买法国炮位乃是去年之事,并且经过了严格的考察,“确系精良之器”。且在订立合同时,得到法国驻天津领事的担保,合同之中也设有专条,一旦炮位运到,“如果查系旧炮改制,或并非原式最新之炮,任凭退还”[2]1095。 其实,袁世凯此时未选择德国炮位还有深层次的原因。几天之后,袁世凯向清廷再次陈述购买法国炮位的原因。他指出,购买外国炮位原应划一,但考虑到目前中外局势,一旦发生变故,“即恐中多窒碍,不得不改用法炮。”[2]1096清政府将此函知德国公使。此事乃告结束。 英国并不甘心在中国军火市场上的失败,亦在竭力维持。甲午战前,英国军火在华销售地位已经下降,义和团运动后,英国军火市场更是萎缩。不过,英国军火商仍在努力维持。对于清王朝急需扩大的市场,他们也积极参与竞争。1904年5月28日,英国公使萨道义致函清政府,推荐费克斯马克心铸炮厂所铸陆地过山炮。对于此炮,他不惜赞美之词,称其“为环球所共称之头等利器”;同时,他强调该厂“实为名望素著,所铸军械,亦皆上等之物”。为了进一步坚定清政府购买信念,他声称费克斯马克心厂是英国铸造炮位及各等军火最出名的厂家,“其所造各项,敝国军中向来颇为购置,取用之时,甚为得力”,“希将来练兵即购用此等炮位”[2]1077。其实,英国公使此举也实属无奈。由于军火交易能否最终实现主要取决于清廷朝中要员的态度,所以,在此之前,该代理商即在天津将所铸炮式及价值呈递袁世凯,并希望他转交庆亲王奕劻。不过,奕劻对此并不关心,以致他们不得不直接联系陆军部。即使如此,清政府也未改变其态度。 日本是后起的军火销售国,他们积极展开对华军火销售权的争夺。甲午战争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其兵工业获得极大发展,从原来的军火输入国一跃转变成军火输出国。19世纪末,英国贝思福路经日本回国,曾经参观其兵工厂。他对日本兵工厂的效率以及生产能力表示欣赏。日本军工业的发展急需开拓新的军火市场。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清政府认识到日本的先进性,这为日本军火进入中国创造了条件。并且,由于日本与清政府双方关系进入到一个合作的“黄金时期”。双方开展广泛合作,日本军事教员迅速代替德国成为清政府军事改革的重要影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