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5X(2013)02-0005-07 一、困惑 有个令人费解的困惑,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除英、美等国外,绝大多数原先和中国进行贸易的西方国家有淡出中国市场的现象。这是一个关系国际贸易全局,又未引起研究者注意的情况①。为了对这一现象有较为直观的了解,兹列叙统计数据如下:
观此两份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从向中国的进口来说,除开英、美两国以外的所有欧美各海上贸易国从1764年的总值占比36.7%一路下跌到1825-1829年的0.4%;半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里,占比额下降到连百分之一都不到。从自中国的出口来说,情况更惨不忍睹,在同样年份区段中的总值占比由起算时的53.3%跌落到后来的0.4%,同样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当年在广州的外商称:“丹麦人和瑞典人在1825年之前好些年就从广州撤走了……当时也没有法国商人在广州做生意。从1802年至1832年,这30年间一直没有升起过法国的国旗,连人员也撤走了。”西班牙也从1832年中断了在华的惨淡业务②。 这些商贸中衰的国家是中国传统的贸易伙伴,很早就同中国建立了经贸往来。美洲和取道好望角而至东方航线的发现最重要的结果之一,是使世界贸易的重要枢纽由地中海东部和波罗的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它打破了长期横亘在东西方贸易间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汉撒同盟”(Hanseatic League)的商贸垄断,旧世界的陆路通商也更多地被新世界的海运通商所替代。1513年,葡萄牙的“官方旅行团”到达广州珠江口外的屯门。1553年,葡萄牙人以欺骗手段获得在“蚝镜”(澳门)的驻舶贸易权,澳门逐步成为葡萄牙经营对中国大陆、日本、印度贸易的中转站③。而在1565年,历时250年之久的西班牙“大帆船贸易”起航,其西点连接美洲,东点连接中国,支点延伸欧洲。荷兰“又名红毛番……万历中,福建商人岁给引”④,1622年,荷兰舰队至台南,逐步形成台湾——中国大陆——东南亚——欧洲的贸易圈。1729年8月,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广东行商签订第一笔茶叶合同,由此开始史家所谓中荷第二次直接贸易时期。1664年,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其由华输出的商品有茶叶、丝绸、瓷器、糖等,输华的商品有胡椒、锡、布匹等,大多不产自法国,而是来自“东方的产品”⑤。1720年,有奥斯坦德公司(Ostend Company)的两艘船停泊广州黄埔港,试图垄断广州茶叶交易。奥斯坦德实际属于比利时,只是比利时从1714年起成为奥地利属地,所谓奥地利对华贸易的开创实为比利时人。普鲁士,清代称“布鲁斯”等,1730年有商船到粤,其后,贸易不断。1731年7月17日丹麦船首次进入黄埔,“后岁以为常”,以至广东“夷馆”内专设“丹麦馆”⑥。瑞典人和中国发生直接关系在1732年,一入广州便进行了“大量交易”,甚至波及英国对华贸易⑦。 但到19世纪初叶,这些先前对华贸易的重要国家却退出中国市场,原因为何? 二、释惑 第一,国际形势的变迁。其中有英国与美国的挤压,后发性强国对已经没落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和尚未兴起国(普鲁士、瑞典等)的挑战,这是国势强弱使然。再有就是拿破仑帝国的对外战争。1796年3月,26岁的军事天才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开始了对欧洲大陆不间歇的战争。1799年11月,雾月政变发生,1804年11月6日,法兰西帝国成立,拿破仑登基皇帝。随即他挥军东进,占领慕尼黑,攻取德国大部。1807年6月法军又在弗里德兰战役中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保护者、瑞士联邦仲裁者,并封其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旋入侵西班牙。1812年,拿破仑大军对俄罗斯的远征成为其失败的转折。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拿氏签退位诏书。后虽有“百日王朝”复辟,却好景不长,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战役终于了结拿破仑王朝。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欧洲大陆战乱不已,民不聊生,经济崩溃,无暇他顾,对华贸易的大幅下挫自在意中。 在此期间,英吉利海峡构成天然屏障,在拿破仑大军的铁蹄践踏欧洲大陆的时候,英国独得其厚。从1803年起,法国海军试图穿越英吉利海峡以侵入英国,却屡遭败绩,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法国丧失了和英国的海上争霸权,拿破仑“像某些术士的能力一样,一碰到水就失去了效力”⑧。也正是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反倒使英国对海外贸易愈来愈依赖,“对于海岛国家来说海外贸易至为重要,所以英国人誓言不惜任何代价都要保护他们在印度的利益。”⑨处在北美洲的美国更是远离欧洲战场,只发战争财,不受战争祸。 第二,白银来源的缺口。从1720年代开始,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出现所谓欧亚贸易的“茶叶世纪”。但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在欧美国家之上,又加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支配,使得海外商品在中国的市场十分狭窄。西方国家东来之际,发现他们所提供的商品几乎没有一种是中国必不可少的,而中国茶叶却在他们那儿有着愈来愈广泛的市场。中西方货品的落差顿形显现,西方人急迫需求中国的东西却拿不出相应的交换物品,但有一种东西是中国所缺乏的,即白银。1436年明政府改行以银为主的币值,银的产量较之需求在中国更显匮乏,那时的云南是中国银矿的最大产区,但明代,云南年产银不过34万余两;届清中叶,滇银年产也不过46万余两,与需求相差太远⑩。外商所能做的就是运进白银以购中国货。据统计,只是英国人,在1721年至1740年间,用来偿付中国货物的94.9%是金银币,只有5.1%是用货物来冲抵(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