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叙事学的缘起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邵明(1970- ),男,浙江海盐人,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副教授(上海 200240)。

原文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通过追寻、类比、分析叙事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相互影响的历史与理论背景,文章探讨了建筑叙事学的概念、内容、关联学科及其对于建构空间秩序、建筑语义、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13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2)05-0025-07

      不可否认,建筑是通过形态建构、空间安排、材料结构、社会生活、文化意图来传达其与场所的复杂内涵。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逐渐变成了一种政治、资本、文化的印章,而脱离了地域既有的场所精神和生活体验[1];建筑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变异,变得模糊了。因而,如何再定义、理解建筑并非那么简单,往往需要借助于多学科交叉研究。同时,在当今城市变迁中,每一栋建筑试图在“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地位”。但是,建筑师在创作与工程设计过程中如何较好地传达地域场所的社会文化信息,即“讲述什么”、“怎样讲述”、“讲述的效果如何”值得研究[2]。本文试图将建筑纳入到一个叙事维度下梳理相关的研究背景、西方建筑理论、内容范畴及其研究意义,同时倡导关于建筑叙事学新领域的研究,为地域建筑文化建构的创新实践开拓新思路。

      一、建筑叙事学诞生的时代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视野下的场所营造中,自由资本的全球化与地方文化的认同性之间的冲突,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现代化的空间生产关注了物质功能的关联,忽略了社会文化情感的关联。然而,信息时代的消费者、使用者更热衷于日常生活美学视野下多样化的情感体验;大量网络制造的虚拟空间却无法满足这种亲历体验的需求。与此同时,现代建筑美学在数字化设计的冲击之下遇到了巨大挑战,欧氏经典体系中关于比例、尺度、几何形态、空间层次的美学范式不足以衡量或者诠释先锋建筑的复杂关系与语义特征。于是,建筑界从跨学科的角度不断寻求新的研究范式,重新思考建筑的创作活动;从上个世纪后期,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符号学、地理心理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等引入建筑学的同时,逐渐出现了建筑与叙事之间的交叉研究。

      尽管建筑与叙事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建造,然而研究资料显示:叙事作为一种设计方法最早被应用到现代建筑的创作中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SCHOOL)任教的伯纳德·曲米(Bernard Tschumi)与尼格尔·库特斯(Nigel Coates)率先引导叙事在建筑与文学、电影、表演空间之间的跨学科探索实践;1983年校方为他们指导的学生作业出版了题为《事件的话语》一书,该书展示了:曲米与库特斯及其他们的学生如何借鉴叙事策略将空间体验、使用中的建筑、场所的时间维度等转译为城市空间与建筑漫画式的“事件话语”。这种“卡通式”的建筑创作方式受到了建筑权威的批判。于是,库特斯与其学生在80年代组建了一个名为“当今叙事建筑NATO(Narrative Architecture Today)”的研究小组,借用了一些情境主义城市的思想与手法,拼贴呈现了一个个现实与理想交融的城市意象(Ecstacity)[3]。尽管叙事建筑小组历经坎坷,但库特斯一直在发展完善自己的叙事建筑观;并将于2012年出版了一本关于叙事建筑的专辑。

      除了曲米与库特斯两位先驱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探索叙事在建筑中的应用与实践[4];但是比较系统地理清叙事与建筑的关系,并阐明叙事对于建筑价值的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索非亚(Sophia Psarra)。她在2009年出版了《建筑和叙事——空间与其文化意义的建构》一书;其中叙事对于建筑认知、空间秩序和社会文化意义建构的价值是该书的研究焦点[5]。面对上述语境中场所文脉解构而导致空间结构和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缺失的现状,索非亚探讨了“空间和文化意义如何建构在建筑中,又是如何传达给观察者”这一命题,其研究的方法策略并不是通过综合性的调查研究来探讨,而是通过一些有着强烈叙事维度的案例来阐述,例如博览建筑、文化设施等,讨论空间编码和拥有再现叙事内容的形态之间取得平衡的策略。这本书的出版是当代建筑叙事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叙事作为建筑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为建筑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二、建筑叙事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叙事学之所以能被应用到建筑学领域来,除了上述阐述的时代发展需求之外,还与两者的历史渊源与相关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所谓叙事,是一种文学体裁,故事在时空中有序再现的形式;是一种结构,将部分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是一个叙述过程,选择安排渲染活动/故事题材的过程,从而使得读者获得一种与时间捆绑在一起的特殊效果[6]。关于古典主义叙事的功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已经作了一些相关的诠释[7]。叙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Narratives/narratology)则成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连同当时的相对论、立体主义一起共同构成现代主义的三部曲。到20世纪末,叙事学在一些语言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超越了语言学这一范畴,融入了诸如认知叙事学、社会叙述学、人工智能等理论,使得叙事学变得更丰富、更广泛。小到道具,大到人类历史;具象到雕塑,抽象到文本;叙事的概念已经延伸到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将其共性的逻辑系统引入相关学科的研究之中,同时各种形式的叙事均有其独特的外在体现媒介。最终在20世纪下半叶诞生了“新叙事学”(Narratology)[8]。新叙事概念在认识论上倡导“以符号/要素为核心”转向“以语义/关系为核心”的世界观,逐渐成为了一个跨学科的概念。

      1.叙事与建筑的可比性

      正是基于叙事的基本概念与其功能的拓展,为建筑学在方法论上提供了建构意义、整合关联的路径与策略:首先可简单理解为用建筑语言来讲述空间中的故事,一种场所精神;其次是指建筑师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所采用的结构组织与修辞手法。约翰·迪克森·汉特(John Dixon Hunt)以罗轩(Rousham)皇家花园为例阐述空间场所的叙事性载体、视觉意义与策略:从建筑、雕塑、文字以及构件装饰等诠释了作品中的诗意以及主人与建筑师之间的故事,并且进一步解读了建筑师是如何通过场景与视线组织达到这种语义的[9]。西蒙·帕夫(Simon Pugh)从文学艺术的角度,通过信件、文字描述以及少量插图,阐述了皇家花园建筑营造与生产中的主人与建筑师以及仆人之间的故事。米歇尔·德赛特(Michel de Certeau)从《日常生活实践》角度阐述了空间故事论的观点,认为城市的许多要素如前院、桥、边界等成为故事发生的可能;此外,文字记号、地图等隐喻了社会文化/历史故事[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