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新阐释

作 者:

作者简介:
付廷臣,硕士,南阳师专政教系讲师

原文出处:
南都学坛: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4 期

字号:

      唯物主义历史观不仅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且说明了这一规律是什么。我们在进行经济理论的长期探研中,越来越觉得中国现流行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这一规律的概括是不完善、不准确和不清楚的,并逐步形成了一些不同于传统的新理解。这种新理解来源于马克思,但不拘泥于马克思。故此,我把本人的这种理解称为唯物史观的新阐释。

      1

      (一)历史是社会主体的历史,是社会生产主体的活动过程,是“每一个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的,是“这些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①]

      (二)历史离不开历史的主体。人类社会的历史主体当然是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历史主体是那些具有行为能力且能够行为的人。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的主体或社会生产的主体。按照社会生产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不同地位,社会生产主体被区分为永久性生产主体和支配性生产主体。永久性主体指社会中的最广大民众。所以称之为永久性主体,是因为,在任何时候他们永远是社会生产的主体;做为一个群体,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行为或状态永远不会错,任何时候都构成客观现实。他们是支配性主体和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者。

      支配性生产主体简称支配性主体,指社会日常活动的实际支配者。支配性主体又分为生产支配性主体和社会支配性主体。社会支配性主体指政府官僚集团,前者指除此以外的一切社会统治者。在历史发展中,支配性主体是经常更换的。社会生产主体区分为永久性主体和支配性主体之后,历史总体上就是支配性主体指挥永久性主体活动的过程和永久性主体选择支配性主体的过程。

      (三)历史是历史主体有目的的活动。历史离不开社会生产主体的目的性。从个体看,主体活动的目的在于主体的个体存在。从群体看,主体活动的目的在于主体的群存在。而从人类做为一个整体看,一切社会生产主体活动的最终目的和最高意义在于人类作为一个类的类存在。类存在包含了个体存在和群存在,包含着延续与发展。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归宿。

      (四)人类社会的类存在,一方面产生了两种基本需要。一是个体和群存在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二是种的延续对新生命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个体存在和群存在在产生需要的同时,也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即物质资料生产能力和生育能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生产主体都是能力与需要的统一体。能力是主体满足需要的能力,主体的需要是其能力决定的需要。

      (五)社会生产主体用其能力满足其需要的过程就是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包括两种基本的形态: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前者指生产主体用物质生产力生产物质资料,满足群存在对物质资料的需要的过程。后者指生产主体用生育能力生产新生命,满足生产主体种的延续的需要的过程。

      (六)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在一定的时点和地点进行的。在特定的时空交叉点,生产都是在既定前提下进行的。这些前提包括:(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指生产主体进行生产时所处的自然条件,如生产主体所在位置的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状况等。这些条件尽管随社会生产和自然的变化也在变化,但在一定的时点,它们是不变的,或者变化极小以致于人们只能把它作为前提而接受。(2)生产主体可支配的劳动量或一定技术水平决定的应有或理论生产能力。生产主体的劳动生产能力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其质的方面表现为劳动的技术种类和水平。其量的方面表现为劳动时间或劳动量。或以某一时点为基期,则劳动能力的质和量是可以互化的。技术水平越高,表现劳动能力越大,在同一自然时间内可支配的劳动量就越多。在一定的时点上,由于生产主体的技术水平、劳动力数量和工作的自然时间都是既定的,因此,由它们决定的生产主体可支配的劳动量就成了生产的前提。(3)体制前提。生产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独立存在,它体现在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上。生产能力必须通过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才能在生产中发挥出来。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我们称之为体制。经济体制包括生产要素在微观上的自然结合方式,生产要素在微观上的社会结合方式以及社会生产的宏观联系方式。经济体制蕴含着一定的生产能力,确立了生产主体中的永久性主体与支配性主体的地位,规定了人与人的关系,是凝固态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体。这种已被体制决定了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具体生产过程的前提,只等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4)生产主体的生理状态。对一相同的外部刺激,不同生理状态的人感受是不同的。这里的生理状态包括生产主体的性别状态,健康状态,心理结构等。在一定的时空点,生产主体的生理状态也是作为生产过程的前提而存在的。(5)稳定性意识。稳定性意识指生产主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不易变动的意识,是多变性意识的内化,类似固态的意识。包括宗教信仰主体的哲学观点,风俗习惯等。多变性意识指生产主体受内外刺激而经常变动的意识。在一定时点上,稳定性意识也是作为生产的前提而存在的。

      (七)在环境等条件一定时,生产主体的理论生产能力是潜藏的,它暗含着一种最佳体制的存在。或者说,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上,只有一种体制能把科学技术限定的生产力最大地或完全地发挥出来。这种体制我们称之为最佳体制。这种科学技术与最佳体制决定的最大生产能力就是该期的理论生产力。它决定了生产主体在既定条件下的最大需求。这种需求我们称之为合理需求。合理需求包括需求结构与需求水平两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合理需求调节着社会生产主体可支配的劳动量的配置。那种恰好能满足合理需求的劳动耗费,我们称之为生产产品的标准劳动耗费,它作为生产产品劳动耗费的标准限制或决定着生产产品实际的劳动耗费调整的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