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体认识的发生机制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个体认识的发生,既有以社会主控方式为轴心的接受作用,又有以个体自控方式为轴心的建构作用,而只有这两方面的统一,才构成个体认识发生的机制。

      关键词 个体认识 认识发生 认识机制 接受与建构 儿童 游戏 学习劳动

      个体认识发生于个体与社会境遇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社会总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而个体最初只是消极的感知和容受,到后来才逐渐由被动变主动地自觉活动起来。这样,个体认识便逻辑地存在两条发生线索,一条是以社会主控方式为轴心的接受之路,一条是以个体自控方式为轴心的建构之路。

      一、以社会主控方式为轴心的接受认识机制

      社会预制场对初临人世的儿童而言,是一种“盲场”,也就是说儿童对其一无所知。尽管儿童天生就有最基本的生物活动,但这种活动在开始时不仅范围十分有限,而且形式与内容也极为单调贫乏。因此,儿童最初的主要行为就是接受来自社会预制场的刺激和影响。在这方面,跨文化心理学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态文化模式给出了比较可信的答案。这一模式认为,外部生态、文化环境对个体感觉器官的稳定不断的刺激,通过信息通道作用于个体心理(称移入)导致后者分化(在系统中向更加特征化转变)出心理机能(主要作用是结构控制)、神经生理机能(即大脑机能定位)和知觉场与社变场的自主独立性(负责建构和交际),最终实现个体的生物适应(遗传选择、内分泌平衡、蛋白质摄入)、文化适应(社会化、角色定位)和生态适应(生育、居式、活法)等,完成向社会成人的跨跃。这一模式尽管粗略简单并且过于强调生态文化环境的单向作用,却也看到了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其心理和思维中内化的一面。实际上,考虑到个体的自主性一面,个体内部接受活动的完整过程应是:

      

      这里的关键是“整合”,因为正是在这一环节,个体建立起关于环境与客体的映象,从而能适应新的刺激。整合的过程是:首先从作用于机体的刺激中选取不同形态的感性材料,然后由这些感觉形成对象的整体映象,最后把各种有意义的加工方法如概括、分类、抽象等应用于已具有外部世界相关性的感性映象的这一初级整体。这样,个体就在对外部刺激的接受和加工的循环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认识。

      二、以个体自控方式为轴心的建构认识机制

      建构开始于儿童的活动。“活动”是个体最初的行为和规定。就其形式来说,儿童的活动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先后经历了动作、游戏、学习、劳动等主导活动阶段。这些活动的不断重复和发展,刺激了儿童的生理神经,引起了儿童心理与先赋结构的变化,逐渐积淀内化为儿童现实的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个体的认知图式逐步建立起来,其相对独立的认识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因此,活动的不断内化、展开和上升可看作是个体认识发生的自我建构机制。

      (1)动作与直感认识

      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生物运动,人类也不例外。据研究,婴儿出生两周后就产生了条件反射,三个月后便开始了无意识的机体运动。这种机体运动由一些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动作组成,具有盲目的不随意性,表明婴儿的神经系统尚处于未开发状态,各种运动器官还不能协调配合、一致行动。随着脑皮层和感知—运动区的发育,儿童的动作在外界的条件反射中逐步协调化、精确化,其自身的各种器官和运动—效应器官之间的配合也日渐和谐。这时,有目的地指向一定事物和结果的随意性动作开始成为儿童活动的主导阶段。这样的动作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行走动作,即全身性的大运动;二是手的动作,即精细的适应性运动。直立行走使儿童的全部运动器得到发展,不仅发展了躯体和下肢的肌肉组织,而且发展了手臂特别是手关节的肌肉组织。此外,学会走路对儿童的空间认知和平衡能力的发展有巨大意义,它不仅扩大了儿童的眼界和认识活动范围,而且发展了儿童的独立性,使儿童能主动地去接触外部世界,从而促进感官的发展以及机体运动器官的分化、精细化和协调化,为更高级更复杂的活动和思维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机体条件。

      人们常用“心灵手巧”来形容某些人聪明能干,并把“心灵”看成手巧的原因。但是从个体认识(智力)发生的角度来看,其因果顺序正好相反(对成人而言可能互为因果)。初生儿正由于手的动作的发展才接触外界,使动作中的随意性和目的性不断增大,并在对手和眼的协调即动觉和视觉的协调中获得各种直感知识和直觉动作思维,然后儿童的记忆、言语、思维、意志等更高级的心理机能才得以发展。

      婴儿离开母体后动作发展大致遵循如下规律:其一,从头到脚的发展,即从头部运动逐渐发展到坐、站、走;其二,由近及远的发展,即由身体的中心轴到边缘发展,先驱干,后手臂大腿,再手脚,最后是手指和脚趾;其三,从整体到分化的发展,即由最初对外界的未分化的“整套”动作反应(如把毛巾放在二个月婴儿脸上,婴儿全身乱动),逐渐发展成各种分化的随意动作(出现了具有选择性的注意力);其四,从不准确到准确的发展(准确化,出现了比较综合)。

      (2)游戏与形象认识

      游戏萌生于婴儿期,主导于幼儿期,它是在儿童与儿童或儿童与成人之间进行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机体部、感官部或中枢部的快感或美感的欲望所进行的一类娱乐、消遣活动”[①],是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某些方面、片断或环节以简化的形式在儿童活动中的再现。

      游戏最原始的内部动机,不论对大人还是小孩子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它能带来快感。动机一致,而游戏的形式却随年龄发展着。从儿童的游戏演化中,可看到孩子智力的发展。给孩子一些小小的塑料餐具就会发现,5—6个月的拿着勺子往嘴里倒,9个月的则用小勺子敲打小碗,1岁左右的已开始用勺子在碗里搅拌或假装用碗喝水,而快2岁的小孩儿已能用这些小餐具象征性地做一些饭桌上的活动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