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真理是个矛盾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振声 中共四川省委讲师团副教授

原文出处:
天府新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对如何理解绝对真理争论不休,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也是目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学中最“头痛”的问题。历史和现实不断证明,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95)。

      我认为,要正确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要懂得绝对真理是个矛盾。不然,就会像有的同志那样认为,“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是“永远和不起来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无数的、无限的,没有尽头的,因而事实上它是不存在的。”(见《国内哲学动态》1981年第2期《绝对真理不存在的》一文);如果不对这个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会像另一些同志那样认为,“绝对真理只是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见《松辽学刊》1995年第1期,第54页)

      绝对真理充满种种矛盾

      什么是绝对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为其下过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有过相关的论述。其中,恩格斯在谈到什么是无限性时,曾指出:“无限性是一个矛盾,而且充满种种矛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90页)这是恩格斯提出的一个著名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命题。它揭示了无限性的本质。我认为,它实际上也揭示了绝对真理的本质。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在真理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斗争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认识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二)如果有客观真理,那么表现客观真理的人的认识能否立即地、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表现它,或者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表现它?杜林到处滥用最后真理、终极真理、永恒真理这些字眼,严重地堵塞了唯物主义道路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恩格斯认为,为了向前推进唯物主义,必须停止对“永恒真理”这类字眼的庸俗的玩弄,必须善于辩证地提出和解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这个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在这里,我们又遇到在上面已经遇到过的矛盾: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的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5—126页)

      显然,恩格斯正是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的、矛盾的观点来批判杜林的“没有矛盾”的“终极真理”。同样,针对杜林的“没有矛盾地加以思考的无限性”,恩格斯也作了精辟的论述:“杜林先生永远做不到没有矛盾地思考现实的无限性。无限性是一个矛盾,而且充满种种矛盾。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这已经是矛盾,可是事情就是这样。物质世界的有限性所些的矛盾,并不比它的无限性所引起的少,正象我们已经看到的,任何消除这些引起矛盾的尝试都会引起新的更坏的矛盾。正因为无限性是矛盾,所以它是无限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止境地展开的过程。如果矛盾消灭了,那就是无限性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90—91页)

      虽然,恩格斯在这里说的是无限性,没有直接谈到绝对真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从思想方法上来说,这一分析无限性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分析绝对真理。因此,也可以说,是否矛盾地思考绝对真理、思考无限性,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两截然不同的思想方法。

      与恩格斯当时主要任务是批判形而上学者杜林不同,列宁的主要任务则是批判波格丹诺夫等人的唯心主义观点。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绝对真理问题也作过详细的、系统的论述。他指出:“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列宁选集》第2卷,第138页)他还说:“从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它的接近也是无条件的。图画的轮廓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而这幅图画描绘客观地存在着的模特儿,这是无条件的。”“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和客观真理、绝对真理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你们会说: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这种区分是不确定的。我告诉你们:这种区分正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这样‘确定’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以及休谟和康德的信徒们的诡辩划清界限。”(《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页)

      针对波格丹诺夫的相对主义唯心论,列宁又深刻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地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客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同上,第143页)列宁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第一,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绝对真理。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是“不确定的”,又是“确定的”。第三,在针对相对主义、唯心主义这一类错误观点时,列宁常常把绝对真理和客观真理作为同一概念来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