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是我们从事实践、做好工作须臾不可缺少的指导原则。它的哲学底蕴非常丰富。本文在我的拙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想意识》(载于本刊93年第4期)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析,请教于同仁。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其中每一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无不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是”就是去研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实事”是为了“求是”,“求是”离不开“实事”,因此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原则。它要求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里的“实际情况”不仅仅是指要认识要改造的客观事物,虽然客观事物的性质是由它的内在矛盾性决定的,但它的存在离不开其周围的条件,并要受到它们的制约,因此,也应包括在“实际”之内;这里的“求是”,虽然主要是去研究揭示要认识要改造的客观事物的内部的本质的联系即规律,但规律促成事物发展的趋势也要受到它的周围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按规律办事,不仅要认识规律,还须把准它所表现出的趋势,这就不能不研究作为该事物发展条件的周围事物的发展态势及其对该事物的作用。否则,就有滑向孤立、静止地考察事物的形而上学。 改造事物是一个创新活动过程,不仅其间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人们通过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加以解决,就是其活动本身的目标、条件和手段的选择认定,也都需要人们作实事求是的认真考察研究。第一,活动的目标。人类的改造和创新的活动是一种合目的合规律的活动,目标是目的显现又是按规律行动的结果。不符合规律的目标当然不能实现,即使符合规律的,也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存在着一个分步走通过实现阶段目标而达到最终目标的问题。对于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时限选定,必须根据主客观因素的变化情况,必须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这种变化。事物发展规律在未来的展现上是一种趋势,一种向度。在这个趋势、向度范围内,达到目标的最佳行动方向是可以选择的,因为一个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是由多种因素所构成,各个因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变化,既取决于各个因素间的对立统一状况,在一定条件下也取决于外部因素的影响,一些次要的内部因素在一定的外部因素的强大作用的支持下,也会起主导作用。只要人们对这些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态势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探究,就能选出达到目标的最佳活动方向,并在对不利因素认识的基础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方向偏离从思想上作好防备。第二,活动的条件。人们的改造和创新活动不是徒手进行的,也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总是受制于各种事物和现象,受到它们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对人们活动的展开与进行有影响起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就是人们活动的条件。它包括有自然的、社会的;内部的、外部的;主要的、次要的;有利的、不利的等等。由于任何事物、现象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各种条件也是要变化的。这些条件对于活动来说都具有客观性,它的变化也是由其内在规律所使然。因此,也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唯物辩证的考察,才能区分出主次利弊,把握去旧出新。这里重要的是:一要从各种条件所构成的矛盾群出发,分析各种条件,找出对活动进行有利的、主要的、基本的条件,因为它们是工作的起动所必备的;二要从各种条件的自身矛盾出发,分析其矛盾关系,找出它的发展规律,把握它的变化趋势,对将要出现的有利条件要及时争取和利用,对将要出现的不利条件要及时的防备和排斥;三要分析各种条件的外部条件,预测这些条件变化对活动条件的影响,利用间接的条件去创造新的有利于活动进行的直接条件。重视活动条件的实事求是探研,就能减少工作中的莽撞性。第三,活动的手段。从当今的改造和创新活动来看,手段可分为工具系统和管理系统两大类。具体采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何种方式的管理,应由对象改造的需要、活动的分工协作的需要、活动的进程的需要和活动主体的技术水平来决定。因此也具有客观性和内在的联系。在考察择取手段时,一要从整个改造活动包括需要的手段在内所构成的客观系统出发,研究活动的主体、改造和创新对象和手段间的关系,从三者匹配来选取手段;二要从选取了的各手段系统的实际出发,研究其系统内部各种具体手段间的关系,从齐全、有序、适用来选好具体手段。如果缺少需要的手段,或者运作起来不能匹配、协调,特别是大型的改造和创新活动,就不能进行和展开,或者使活动混乱无序,难以达到活动的目的。因此,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解决好活动手段的择取问题。 人们在进行改造和创新活动时,都非常渴望和重视有利“机遇”的出现,使活动更快更好地取得成效,但又觉得“机遇”具有未来性和偶然性,难以预测。其实不然,所谓有利“机遇”,通俗地说,就是遇到发展自己的有利机会,它也是由条件促成的。这里有三种情况,一是改造和创新活动遇到了新的极有利于加速进行或扩展的条件,而且往往是多方面的条件;二是改造和创新活动的某一方面获得了新的极有利于加速进行的条件,出现了转机,从而促进了整个活动的顺利和加速进行;三是上述两种情况的综合。无论哪种情况的出现,都是原来未所料及的。但未所料及的并不等于就是料不可及的。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每一事物都是这普遍联系构成的网上的一个“网结”,都处在运动变化中。它和他事物的联系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它事物对它的影响也有直接的和间接的,而且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事物的变化情况的研究来把握它的发展“机遇”。就第一种情况来说,之所以发生加速进行和扩展,往往是和该活动只有间接联系从而对它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的事物,由于获得极有利的条件而发展起来,引起对该活动有直接影响的一些事物发生了有利于该活动加速和扩展的变化,从而使该活动的进行获得了新的有利条件和环境。就第二种情况而言,由于上述原因,周围事物的新变化新发展为该活动的某一面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从而使它加速起来,促进了其他方面的运作,或调整了各方面的关系,使整个活动提高了效率,加速了目标的到达。至于第三种情况的发生,是上述两种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偶然性并不是单纯的偶然,它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形式。这里放宽视野对条件进行全面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为什么人们觉得“机遇”莫测,就是因为他们仅限于对改造事物和行动的直接条件的思考上,没有对那些间接条件的变化及它对直接条件产生怎样的影响作艰苦的分析研究。由于一切无不在变化发展着,所以“机遇”具有自身的时间性。其时间性也不是不能把握的,只要我们对机遇本身及其存在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探研,就能及时地充分地利用“机遇”。 综上所述,实事求是原则不仅是认识事物所必须的,而且它应贯彻于改造活动的整个过程,适用于有关活动的各个方面。 二 实事求是,就是要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这就不能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更主要的是要从主体方面来理解。因为客体并不象古代某些唯物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本身能放出一种流射物,通过人的感官的孔道在人们心里留下影响产生认识;也不象近代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所说的那样,客观事物硬厚脸皮自荐于人,一定要人们认识它。同时进入人们感官范围内的事物也不一定都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因为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事物,对它进行认识和改造。当然,从主体方面来理解,也不是以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客体,因为直观只能获得事物的表面的现象的认识,不能获得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虽然离不开现象,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但它毕竟不是现象,不是直观所能认识和把握的。同时,现象中有时还有假象,假象的东西虽然也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但它是以一种曲折的形式表现本质,直观往往会导致错觉。当然,从主体方面来理解,也不能停留在主体对客体原来的认识上或从前人那里获得的认识上,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随着条件的变化事物的变化都会显露出它的错误方面来。更不能象黑格尔把自己杜撰的“绝对精神”从外面转入自然界和历史那样,凭自己的思维驰骋、主观想象来理解客体。因为这完全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这就要求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实际出发,经过分析研究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