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超前认识是人的思维依据生活实践的需要对未来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人们活动所牵涉到的环境的未来变化过程和结果的提前反映和设计,它植根于人类实践的创造本性,其基本依据是以主客体统一为特征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在这种意义上,超前认识的发生,与人类实践所包含的需要、价值、理性等基本要素密切相关。首先,超前认识与人的需要直接相关,其目标是为了设计和创造自然和社会中本不存在,但却为人所需要的过程、程序等,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需要;其次,超前认识与人的价值设计密切相关,从本质上讲,人的价值设计也就是超前认识,它是主体思维对未来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可能运动过程的设计和反映,它遵循人类实践的规律和主体价值利益原则;再次,超前认识与人的理性活动密切相关,它是人类活动中理性色彩最强的一个部分乃至被看作是主体合理性行动的典范。基于此,超前认识是主体的一种对象性的创造活动,它集中地体现出人的实践的创造本性。 何为超前认识?它是人们根据生活实践的需要所进行的思维对人们未来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人们活动所牵涉到的环境未来变化过程和结果的提前反映。超前认识之所以可能,人的思维之所以能够对事物的未来运动状况作出反映,首先是因为作为超前认识主体的人,其本身内在地具有超前认识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具有随人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性质,这体现了超前认识的主客体统一的依据。鉴此,为了从哲学的高度把握这一问题的实质,我们有必要从以下诸方面作些阐释工作。 一、超前认识是以主体需要和价值为目标的理性活动 在我们阐述这一问题时,有必要先简单说明一下本文对“活动”范畴的理解。活动这个范畴包括了主体行为的直接现实性(现实实践)内容,尤其囊括了“生活世界”中非直接现实性(观念实践)即超前认识的大部分内容,简直就是我们的存在状态。因此,我们说,活动是一个为实现目标、期望和满足主体需要而进行的行为过程,因而它是一个内在地包含了价值运动的目的性结构。而“活动”概念中的诸种要素,恰恰是超前认识主体方面客观活动的依据。这是因为,虽然超前认识总是人的有目的的价值设计和创造活动及其产物,但是,如果主体方面没有这种目标,没有这种期望,没有这种“需要”,没有这种价值需求,那么,超前认识的主体活动及其产物也毫无用场。所以,“活动”概念中的诸要素是超前认识主体的客观活动的先决条件。反过来讲,“活动”概念中的诸要素也唯有在进入到主体人的生活、实践,在设计——创造——运用的整个过程中才能由观念形态获得其现实形态,从而展开和发展自身,显示出自己的全部社会意义和后果。 (一)超前认识与人的需要 所有人类实践活动,都是为了通过对世界的改造,最大强度地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对未来实践进行反映,并为之提供行动方案的超前认识,具有和它所反映的未来实践完全一致的目标,即都是主体为了通过对客体的有目的改造,达到对主体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在这一点上,超前认识不像科学,它的目标不是去探索和发现客观存在,以回答世界是什么。超前认识的目标是设计和创造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中本不存在,但却为人所需要的过程、程序等,以解决如何改造和利用客体,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需要。 唯物史观的首要特征之一,是根据人的存在,特别是人的社会存在而不是人的意识,来理解人的本质和本性。任何主体都只能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讲,现实的人是三个方面现实存在的统一体,即人的自然生命存在、人的社会生命存在和人的精神生命存在的统一体。其中人的社会存在是最根本的、决定人类物质的存在方式。离开了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人就不是现实的、真正的人。这三个方面的存在是彼此不可分的,但从抽象的意义上讲,人的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可以称作“人的客观存在”,而人的精神文化存在则可以在人类总体的意义上称作“人的主观存在”。 人的需要是主客观统一的丰富的总体,从客观方面讲,需要是生命体的生存发展对环境、对象和自身活动的一种依赖关系。人的自然需要产生于并体现着人的自然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人的社会需要产生于并体现着人的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则产生于、体现着人的精神文化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有需要才有生命,没有需要就意味着生命中止、不再存在。从这方面讲,人的需要正是人的生命客观存在的一种方式,是人的现实存在的本性,是人的一种客观性和必然性。 以上我们已回答了人的需要是客观的问题。但关键是要强调,从超前认识与主体客观需要的关系上讲,人的需要就不仅仅有直接现实的需要,即功利的需要。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方面看来,直接的实际需要也仅仅是它的一部分较低层次的内容。因为“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①],并不是满足需要的全部。众所周知,迄今我们所发现的人的现实需要,不仅有功利的,还有道德的、审美的、求知的需要等;不仅有感性的、物质的,还有理性的、情感的,精神文化和交往的需要等等。这一人的需要正是超前认识的主体非直接现实的需要,即人的观念实践的需要。它以观念实践的形式作为认识向实践过渡、理论向实践飞跃的中介,促进人类其他认识活动的发展,从而带动人类整体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