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勇,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院长办公室,北京 100024; 陈蕾,中国矿业大学 文法学院,北京 100083 陈勇(1957-),男,重庆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和高校德育研究。E-mail:chey1510@163.com。

原文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因此,坚持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应注重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同时,还应遵守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的规范,要以热爱祖国、促进和谐、奉献社会、健康文明、开拓创新为荣,以危害祖国、破坏稳定、损害他人、腐朽堕落、阻碍发展为耻。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要注意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相关国家政策。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3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13)01-0074-05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载体在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网络的双刃剑性质毋庸置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注重“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和应用网络技术,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用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去教育、引导、熏陶广大网民,以引领和规范我国网络事业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的评价和看法,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内涵深刻、内容丰富,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网络文化的根本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原则和规范。

      1.把握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是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在网络领域的体现,其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网络价值观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内容。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这些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已经取得了辉煌胜利,使得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中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明确前进的方向。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符合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愿望,以及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

      (3)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而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基础的、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要求的崇高精神,主要体现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务求实效、知难而进的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民族精神离开了时代精神,就不能及时吸取鲜活的时代力量而丧失其时代价值;时代精神离开了民族精神,就会丢失其民族载体而丧失其民族特征。因此,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通俗准确的表述,是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

      2.坚持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的原则

      (1)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给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了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这种自由选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应当明确,人们生活在社会中要受到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熏陶和约束,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就要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引领,生活在社会主义网络世界则要遵守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的规范和要求。如果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在网络世界里不能发挥应有的主导和统领作用,我们的网络世界就会陷入混乱和瘫痪。所以,每个社会成员在网络世界里行使自由选择生活方式权利的同时,也应当维护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责任也有义务遵守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和道德规范。我们要坚持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大力发展先进的网络文化,坚决抵制腐朽的思想。

      (2)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先进性和广泛性是事物客观存在着的两个方面,先进性指导着广泛性,广泛性从属于先进性。但是,广泛性并不是只能消极地依附于先进性,它既可能有促进、增强先进性的积极作用,也可能有淡化、模糊先进性的消极作用。先进性与广泛性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坚持先进性,兼顾广泛性。一方面,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必须具有先进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世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也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此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的先进性要求大力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还要具有广泛性。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公共社区,网络连接着现实社会里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需获得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认同和接受。因为,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价值观的广泛性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网络价值取向,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树立新风的行为。

相关文章: